第67部分(第1/4 頁)
臉魷至搜�迨勘��Ω貌換崽�現匕桑�
她對崔柏泉道:“盤月月剛才的話你也聽到了,他們應該是被逼逃離原本的居住地,流落到這附近來的吧?要將他們趕離象牙山容易,但這解決不了問題。
要不咱們先想辦法打聽一下吧?如果官圩那邊真的象她說的那樣,出現官吏壓迫百姓的現象,那就趕緊把這件事告訴柳同知,讓他想法子把那些壞官員給辦了。不然,就算我們今天趕走了盤月月他們,他們也會流亡到別的地方,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人逃離官圩,也許是瑤民,也有可能是漢人,那樣事情就鬮大了!”
崔柏泉皺皺眉:“明鸞,我知道你是好心,但這種事不是我們該管的,我們也不方便越權向柳同知報信。懲治官吏也好,安撫百姓也罷,那都是官府的事。咱們作為林場看守,只需盡責將事實上報即可。”
明鸞瞪著他,過了半晌才道:“你要是覺得不合適,那咱們就各退一步,先打聽清楚情況,再上報,行不?不是我要拖延,而是我覺得應該問問其他幾家看守的軍戶,看那些瑤民是從哪裡上山的,現在又住在哪兒。萬一查出來有哪家失職了,我們直接上報,不就害了他們嗎?還有盤月月所說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如果是,早些報上去,也能制止事態繼續惡化呀?最起碼,我們要知道盤月月他們究竟有多少人,情況嚴不嚴重!”
崔柏泉眉頭幾乎打成了結:“明鸞,雖說你向來有主意,但我真不覺得這件事……你有插手的必要。”
明鸞抿抿嘴,固執地仰起了小下巴:“我不是在多管閒事,只是覺得……有些事既然在我面前發生了,我就做不到孰視無睹。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輕鬆呀,那等我們自己倒黴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袖手旁觀,也是理所當然的了?我又不是在做什麼危險的事,只是打聽一下訊息,跟能管得著這樁事的人傳個話而已。這又有什麼?我難道還能少塊肉?!”
崔柏泉繼續皺著眉看她,但神色已經有幾分鬆動了,明鸞連忙趁熱打鐵,換上笑容朝他撒嬌:“好小泉哥,你就答應我吧——我保證,要是真有危險,我一定不再管了!”
崔柏泉望望天,無奈地嘆了口氣,重新盯回她,豎起食指:“你真是我命裡註定的魔障!”
第十三章 碰壁
訊息並不難打聽,崔柏泉只在附近百戶所那邊問了幾個老家在官圩一帶計程車兵,便將事情大概弄清楚了。
盤月月所屬的部落,事實上並不是個完整的部落,總共是盤、奉、趙、唐四姓十八家,總共百來口人。他們原本是湖南的過山瑤,世世代代都按照祖上傳下來的生活方式,過著刀耕火種、吃盡一山遷一山的日子,後來隨部族遷居封川,卻一直未能拋開部落習俗,即使已經有別的瑤民從山上走下來,過起了耕種、打漁為生的安穩生活,他們也堅持不肯改變。
盤月月的祖父是部族中比較有地位的長者,他看到遷居山下的族人過的日子漸漸寬裕,相比之下自己的部落卻還固守舊習,暫時間內可能沒問題,但封川的山林是有限的,過得幾年,他們還能去哪裡?到時候他們的生計就更艱難了。而且官府對瑤民安撫之餘,也有控制、約束的傾向,他們不能象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遷移到別的山上,因此便想勸說部族首領,嘗試到平地上開懇荒地,向漢人學習耕種水稻的技術。但那位部族首領卻不同意,兩人不歡而散,最終盤月月的祖父只能帶著親近的四姓十八家離開了封川,來到德慶州境內的官圩瑤民聚居區。
他們剛到那裡時,因為得到別的瑤民部族的幫助,一切都還算順利,有了房子,也有了荒地,有人教他們開懇,也有人告訴他們該如何耕種。但問題是,那裡負責撫瑤事宜的典史是個貪婪的人。本來知州衙門有規定,瑤民到平地上安居,是可以免費提供荒地,由專人教導種植技術,種子、農具都是統一派發的,耕牛也是由官府出面低價出租。至於房屋、糧食等物,則是先賒著,等到來年瑤民有了收成再歸還,不收利息,瑤民開墾荒地種植後的頭三年都免稅,每年在農閒時期以工代役。可是這名典史卻仗著自己是知州親自提拔的,便自作主張改了規矩,種子、農具、耕牛一律要收高價租金,房屋糧食也要花錢去買,另外還要加收兩倍重稅,其實都肥了他自個兒的腰包。曾經有瑤民不服,想要上告,卻抵不過他是個官,手下又有錢有人,最終吃了虧,只能棄耕回山。這典史欺上瞞下,居然幾年都無人阻止他。
重稅與盤剝讓盤月月祖父帶出來的四姓十八家人對下山定居的決定產生了懷疑,只是因為盤月月祖父堅信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