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宮奢華中也增添三分文藝,這才不負曾經俄羅斯最大博物館的頭銜。
冬宮裡可以看到很多的東方元素,畢竟這裡是西方同那個古老帝國最貼近的國家,可同時他對於那個國家的傷害也在歐洲各國前列。
尼古拉斯二世正在處理公務,聽聞恩斯特到來他很快把事情推到一旁,如此的看重恩斯特估計就是尼古拉斯二世自己都有些困惑。
“一切還習慣?”
尼古拉斯二世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彷彿來自長輩的關心,雖然尼古拉斯二世的確是恩斯特的長輩,可劇情不應該如此的發展。
“路上有些累,冬宮很漂亮。”
恩斯特也沒有多少話,畢竟他不知道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尼古拉斯二世,這位即是他未來的敵人同時也是他未來妻子的父親,幾年來恩斯特一直都沒有想好如何對待俄羅斯這個國家、對待尼古拉斯二世這位準岳父。
兩人皆有些無話可說,廳堂裡頓時安靜下來,恩斯特看一下尼古拉斯二世,相比較上一次見面時他明顯蒼老很多,同英國在遠東的利益也讓他和英國的關係很是惡劣,如果不是這樣愛德華七世的葬禮他也不可能只安排自己的一位弟弟前往。
尼古拉斯二世說實話是一位很英俊的中年帥哥,雖然距離恩斯特的叔叔奧托大公還略差一籌,可是兩款不同型別的中年帥哥究竟誰的魅力大可當真說不清楚。
這位年紀輕輕就成為世界最大領土國家君主的皇帝,他繼位這些年來每一日的壓力都非同一般,也許只有在兒女那裡才能夠稍稍放鬆一些,唯一遺憾的就是女兒稍稍多一些即便那僅有的獨子也是1904年才出生。
可能是繼位較早的緣故,沒有足夠時間豐富自己經歷的尼古拉斯二世並不是一位能力強且偉大的君主,相比較他的祖輩他顯得有些平庸。
“我沒有想到你會同意瑪利亞的請求,但我很高興你能夠來……”
“我是瑪利亞的未婚夫,她的生日宴會我沒有道理不來。”
恩斯特很是肯定的回答尼古拉斯二世的話,兩人都清楚此時歐洲的局勢,其實不單單尼古拉斯二世,但凡有些清楚此時情況的人都很是吃驚恩斯特在此時的俄羅斯一遊。
同盟國和協約國的說法很早就已經出現,只是沒有直接把矛盾擺在明面上而已。歐洲的基本矛盾主要是俄奧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而俄奧在巴爾幹的問題上已經有幾十年的爭論。
多年來,俄國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充套件,地處中歐的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主要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法德的矛盾也十分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這讓法國失去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而英國則是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這就是一戰的根源。
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條約中針對俄羅斯的內容一目瞭然。隨後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為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這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而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
愛德華七世去世之前,他的影響力和各國親戚之間的那一點溫情還在,而隨著愛德華七世的死亡,兩大軍事勢力(主要同盟國)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他們只差一個機會,一個狠狠自對方身上撕咬下一口的機會。
局勢如此的緊張、各國都在備戰當中,而就在這個時候恩斯特居然來到俄羅斯帝國參加自己未婚妻的宴會,這出乎大部分人的預料。大部分?那些熟悉恩斯特的人並不意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