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追星族發燒友來說,模仿歌星影星的裝束無可厚非,但殊不知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5、泡吧:是城市生活的潮流表現,有人說泡吧能夠放鬆人的心情、醫療感情之傷。可是酒吧和卡拉OK廳裡汙濁的空氣和噪音並不是養精蓄銳的好地方。如果經常夜半還在外面奔波,久而久之,與其說是到這些地方去“療傷”尋找好心情,還不如說是去找病。還有,這幾年酒吧裡有一種時尚玩法,就是做“情人”,當然這“情人”是給那些結了婚的男人做的。這TMD根本是缺德,是破壞另一個女人的家庭麼。
……
時尚,真正的時尚就是自然,讓自己舒適,如果你認為追求以上諸種我看不慣的時尚,那麼你們去吧,反正這個時代主張個性張揚——你們也不好得罪,你們是我們的未來。 。。
也說休閒
文/龍之鳴(老蟲) QQ:58852736
………
一
我的童年蘸著幾許辛酸,但有一種記憶卻永遠碧色:那時天是藍的,雲是白的,水是清的,地是綠的,很田園,洋溢著泥土的芬芳,江南味十足,值得永久繾綣。
如今我來到了這個又名“天堂”的杭州學習、工作。在這個城市的充滿柔情的天空下,我卻並沒有得到一種幸福的生活。我漸漸發現並領悟到:這個城市與一個嶄新的詞彙——“休閒”——糾纏不清。“休閒”足以使這裡的男人們的血管裡爆滿水,而毫無血性。我也不得不陷入都市,沉迷於酒吧、咖啡吧、演繹吧、迪吧。
這裡與休閒有關的幾乎都加上“吧”,好像純粹尋歡作樂一樣。
怎麼形容休閒呢?庸俗、低趣、*。
休閒是有身份、有情調的人的生活。在咖啡吧裡,那些休閒者們白天無所事事,晚上一下子活了過,飆著車來到這裡,陪著不知道從哪裡賺來的女人(現在,一般而言,玩女人太廉價,而娶她們卻越來越昂貴)搞起情調來,純粹是肉麻,存心要夜不能寐,去胡思亂想。而在酒吧裡,那些陌生的男男女女又一副副醉醺醺的樣子,突然之間特別多情,摟摟抱抱,卿卿我我,情不自禁,於是扯著床就*。還有在迪吧裡,那些頭髮染得像雞毛的少男少女,拼命地甩頭,一副腦子進水的樣子,而那個音控師在吧檯上,扯著鴨一樣的嗓子問,“男孩女孩們,蹦迪快樂不快樂?*快樂不快樂?”但願有一天,會出現“床吧”,大家索性,多*少廢話罷了,省得折騰。
人們說,人生來就是為了享受而來到這個世界的,而杭州就是一個享受的城市。吳越國的國王們、南宋的皇帝們在這裡吃喝玩樂,血管裡也爆滿了西湖水,外敵一來,便一副納土獻降的兒姿態。那錢弘俶開了投誠的先河,向趙匡胤跪得比較有水準,“趙錢孫李”,他們錢家排名第二,也足以說明男兒膝蓋下確有黃金。而南宋的皇帝們也有心做“兒皇帝”,割土求和,謀得安寧,在這裡過把休閒癮,遊遊西湖,嫖嫖有蘇小小一樣才藝美色兼有的婊子。看來,杭州的休閒之風,歷史由來已久。
二
某個週末晚上,我在一家西餐館,吃完了牛扒,走向延安路,那裡充滿了沿街乞討的丐人,還有在賣藝的落魄藝人。從他們的臉上,我又能夠對這個休閒之都、愛情之都的杭州讀懂多少?看到一群行政執法的人員將一個小販逼進了死衚衕,那小販竟慌得突然跪下,而那些行政執法依然不折不扣地執法,將小販的商品一一給收拾了。在那些執法者臉上,我又看到了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而在小販的臉上,我看到的是“這個世界已經離他而去”了,因為他連生存的權利已經給剝奪了。在小販下跪的剎那、在小販表情陷入絕望的剎那,我還有什麼心情大談“休閒”?
其實,生存比休閒來得更有力。
三
“休閒”這兩個字對於我的父母來說,真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名詞。他們的一生可以用“辛勤著並且貧窮著”很好地概括,這好像適合全國最普通的人們,有近八億的人口群眾基礎。
他們會說:喝咖啡,西方人是白天喝的,為了更好地工作,清醒頭腦,洽談好商務,你們這撥人倒好,說喝咖啡與情調、浪漫有關,找在晚上喝,與女人幽會,玩起無恥的深沉起來,說來說去,生活失去了勁道似的,必然佐以性刺激……蹦迪?一副鬼上身的樣子,扭扭擺擺,說可以鍛鍊身體,還不如建築工地上的民工勞動來得健康……肯德基?西方人的洋快餐,比起博大精深的中餐真是沒得比,而你們倒好,排起長隊,瞎起鬨。這是休閒嗎?真是閒著沒事,折騰一下自己,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