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勝基壓下去了。他連忙上前行禮。但沉著臉的王並沒有搭理他。他也不以為意。跟上王,不遠不近的綴在王身後。雖然不覺得深宮內院會有什麼危險,但職責所在,他得做好本分工作。而且,今晚,不,昨晚才冒出三個黑衣人,他還沒來得及稟報呢。
還是儘快告訴王吧,膽子大到敢夜探王宮,說不準還會幹出什麼更麻煩的事兒呢!真出事了,可不是他這個區區健龍衛副總管能夠扛得起的。
王對樸勝基自發的跟在他後面沒什麼表示,事實上,他顯得有些精神恍惚。和他朝夕相處的樸勝基輕易的注意到他眼底的沉鬱。
一路遲疑,他拿不準王是否有心情聽他的奏報。
終於,兩人走到坤成宮的小花園,再往外走,就出了坤成宮的範圍了。王停了下來。
樸勝基抓緊機會,上前將王宮內出現黑衣人的事稟告,再把自己發現的前因後果一併告訴王。
乍一聽,王就皺起了眉頭,隨著樸勝基的訴說,眉頭越皺越緊,等到樸勝基把自己的分析說完,他皺起的眉頭都可以夾死蚊子了。神情也由一開始的沉鬱轉變為不悅再變為驚訝再變為憤怒。
“這三個人和上次行刺事件有什麼關係?”王直截了當的問道,浸淫政治多年的王瞬間就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暫時沒有證據證。”樸勝基道。
王突然憤怒起來:“沒有證據?又是沒有證據。什麼事都幹不了,孤養你們何用?”
樸勝基愣了片刻,王突如其來的怒火雖然嚇了他一跳,但他直覺這怒火不是衝著他來的。原主如何姑且不論,自從他成了樸勝基以後,可謂勤勤懇懇,盡忠職守,對自己的職司可是一點兒不敢怠慢,也因此日漸受王的倚重。這可以從王對他的態度日趨和藹和日常不加避諱看出。此時他清楚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查案雖拖了些日子,但責任不在他,相信王也明白。
至於剛才的怒火,樸勝基猜測應該是另外有什麼他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畢竟,昨天比武的時候他就發現王的情緒不好,心情起伏不定。而以往,王都是走“喜怒不形於色”的風格。
雖然心裡如此推測,但樸勝基還是躬身告罪。
果然,王立刻就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平靜下來,轉過身,問道:“不是在查武器的事嗎?有沒有頭緒?”
“回殿下,早先已經查出,刺客所使用的武器,確是日本所產。臣已派人暗訪武器走私商人,相信很快就會有訊息。”距上次問到不過一天時間,他一晚上都在“忙碌”,侍衛所都沒回,他哪有線索啊。
只好把前一陣子的調查報上。
幸好,儘管王露出了不滿意的表情,也沒再加責怪,只是詢問什麼時候才有結果。
樸勝基估迅速算了下:“三天之內。”
王對這個答案還算滿意,沒有再接著問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是過渡的一章
9
9、夜談 。。。
繁星閃爍,夜色迷人。可惜佇立於靜謐的夜空下的兩人都無心欣賞。
王問完公務後就一語不發,目無焦距的望著花園中的某處發呆,既不讓樸勝基退下,也不說回宮歇息。
樸勝基呢?還在抵制睡意呢!
良久,王突然問道:“孤是不是很沒用?”
咦?怎麼了?
“自孤登位以來,內憂外患不斷。倭寇屢次侵襲,蒙古肆意勒索。百姓困苦,食無所食,衣無所衣。有人對這個王位虎視眈眈。孤本以為再怎麼樣,還有一班忠心的臣子支援孤,沒想到??????連這點憑恃也??????”
儘管王背對著樸勝基,他仍然可以猜出刺客王的表情應該是痛苦的、迷茫的。
眼前這位君王,或許就是高麗的末代君主了吧。每一個朝代都是如此,內憂、外患、強敵、權臣、謀逆、還有天災人禍,當這些都統統湧現時,往往意味著王朝將走向終結。王也察覺這苗頭了吧,儘管他極力忽視這些,但歷史大勢所趨,在今晚,他是不是意識到了呢?
“自太祖神聖王建國至今四百餘年。我高麗經歷了諸多風雨,愛卿,你說,高麗在孤的手中,會走向何方?”王轉過身,面向樸勝基,直視他雙眼,似在問他,卻更像在問自己。
“孤潛心向佛,為什麼佛祖不庇佑孤,不對高麗稍加庇佑呢?”
樸勝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王,迷茫,孤獨!他忍不住開口,儘管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要勸慰些什麼。
“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