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往時,你常常感到不自信。在社交場合,你會感到不自在。與不是親密朋友的人在一起時,你感到緊張。
如果你經常有上面的感覺,那麼你就是一個有害羞心理的人。輕度的害羞是正常的,但是害羞過度不僅影響你的社交,還影響到你的身體和心理健康,讓你感到壓抑、孤獨、恐懼和缺乏自尊。南京有一名公務員有一次向領導彙報工作時,突然感到面熱喉緊,呼吸急促,胸悶心慌,以至於說不出話來。此後,她害怕開會,見熟人緊張臉紅,不願與人交往,患了“社交恐懼症”。
既然意識到自己的靦腆給自己帶來如此多的煩惱,那麼就從現在起,大膽一點,訓練自己的社交能力。
首先,要對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信心。英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應尊重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對於怕羞的人來說,千萬不要為自己的短處緊張,恰恰相反,應經常想到自己的長處,要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培養自信心,相信只要真誠,付出努力,必定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不要害怕別人的評論。仔細分析那些怕在大庭廣眾中講話、羞於與人打交道的人,便不難發現,他們最怕得到別人否定的評價。這樣越怕越羞,越羞越怕,形成惡性迴圈。其實,“哪個人後無人說”,被人評論是正常的事,不必過分看重。有時,否定的評價還有可能成為激勵你的動力呢。
有意鍛鍊自己。開始可以先在熟人中多發言,然後在熟人多、生人少的範圍內練習,再發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場合,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對羞怯的心理抗力。每到一個新場合之前,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增強信心,提高勇氣。總之,要有意識地鍛鍊自己。
只有與人接觸、交談和相互瞭解,才會萌發感情和建立友誼,才能找到知己。當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集體活動中時,同志的友情,集體的溫暖,娛樂的興奮,會令人忘卻生活中的煩惱、壓力,也沒有了不安全感和孤獨感,不僅有利於身心放鬆,更會因此建立情緒的良性迴圈,促進心理健康。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2章 及早形成招人愛的人格魅力(6)
學會自我暗示法。每當到陌生場合感覺緊張時,可用暗示法鎮靜情緒,例如把生人當熟人一樣看待,羞怯心理就能減少大半。當在陌生場合勇敢地講出第一句話之後,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流利的談吐了。用自我暗示法突破起初的阻力,是克服羞怯的一種有效措施。
只要你敢於對羞怯說“不怕”,並勇於在實踐中克服它,就會走出羞怯的低谷,成為落落大方的人。
扮好舞臺上的“捧哏”
與那些羞怯、靦腆的年輕人相比,還有很多的年輕人,過於“開朗”、過於愛表現自己。雖然他們結識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數卻不願意與他們交往,因為在任何時候,他們都不顧及場合和他人的感受,喧賓奪主。對於不愛說話的人,人們覺得他沉悶、無趣;而那些喜歡搶人風頭的人,人們又覺得他討厭、不識趣。
幾個多年未見面的老同學相聚,他們都彼此盼望了很久。結果其中一位帶了他熱情開朗的妹妹一起來。這位朋友的妹妹性格十分開朗,在一開始就獨領*,滔滔不絕,一個接一個地說自己認為好笑的、有趣的事情。出於禮貌,那幾個同學都沉默地聽著,偶爾尷尬地對視一眼。
就這樣,他們分手的時候,那個朋友的妹妹站在臺階上高興地跟他們說再見。她覺得自己度過了一個很愉快的夜晚,認識了哥哥的朋友們,還進行了一次快樂的談話。而那幾個分別多年的老同學卻對各自的現狀一無所知,心裡都埋怨這個開朗得過分的女孩。
在社交場合,經常有這樣一些人,人們對他們大傷腦筋。他們大大咧咧,說起話來很嘮叨,總是喜歡錶現自己。比如那些每次到KTV唱歌時拿著麥克風不肯鬆手,毫不給別人機會的人就不受人歡迎。別人不僅認為這個人沒有禮貌,更是覺得他沒有修養、自私。
恰當地表現自己,能讓更多的人記住自己,有利於擴大自己的社交面,但是表現過度,則起到反作用。我們經常看到電視上某位主持人和嘉賓一起做節目,如果總是主持人在說,而嘉賓一直禮貌地站在旁邊,我們就會厭惡這個主持人話太多。該說的人沒說,不該說的人說太多。在不同的場合,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角色定位,在人生的舞臺上,你不可能每次都唱主角,你總有做配角的時候。
這有點像相聲裡面的“捧哏”和“逗哏”。既然你站在了“捧哏”的位置,就要做好“逗哏”的陪襯。如果你總想著如何去“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