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4/4 頁)
河沿線與豐州駐防。這樣一來足可以減少近一半的駐兵,自然也節約了大筆的軍費開支。而且駐守在受降城地將士們可以從事農牧自給自足,這對整個王朝來說無異於甩掉了一個巨大的包袱。利國利民實惠無限。
於是劉冕決定,暫時不回京,將與眾人商議好的本案快馬寄到了神都,遞給新任的大周皇帝武則天來決斷。建立受降城的議案,在朝廷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些年來武則天也是深受北狄侵擾之苦,自己也一直尋思破解禦敵之法。劉冕的提案讓她大感興趣,因此她的態度非常之積極與明確——支援建立受降城!
只是現在出現了一個大問題:財政入不敷出!
因此朝廷地一些官員們。也有持反對意見地。認為劉冕此舉有沽名釣譽勞民傷財之嫌。
武則天雖然有心這樣做。但也苦於朝廷財政吃不消。因此頗為猶豫。
這個時候。太平公主出招了。
她以私人地名義。向朝廷無償損贈了三百萬貫鉅款。專門用來建造受降城。
此舉在朝廷上引起了轟動——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出面捐錢地是太平公主。但這與劉冕也脫不了干係。太平公主與劉冕合力經營地天寶錢莊。如今已是名揚天下人盡皆知。人人都在猜測他們究竟擁有了多麼雄厚地財力。但都不得而知。如今太平公主這樣輕而易舉揮揮手就捐出了三百萬貫鉅款。足以讓世人震驚!
武則天自然是龍顏大悅,對太平公主此舉大加褒賞,馬上拍板決定讓劉冕親率大軍北上豐州,在豐州到朔州沿黃河一帶建起三座大型軍鎮城池。分別稱為太平城、天官城、天授城。這用意太明顯不過了:天官、太平當然是用來紀念劉冕與太平公主的功績;天授,是武則天登基後所改的年號!
這是武則天登基後進行的第一項重大工程,因此滿朝上下都非常的重視。武則天還特意派譴了工部的幾個官員到河隴一帶徵集民夫,屬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劉冕麾下聽用。
工部的官員們得了皇命馬上動身,在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