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之氣。漸漸油然而升。
侵略者,該殺!
他很希望現在能撞上一股殘留在這裡的突厥軍隊——拿他們開刀祭旗。然後提著他們地頭臚,先在那些死氣沉沉的村莊前祭奠一番。那裡,曾是許多普通大唐百姓的安樂田園。就因為突厥人的侵略和洗劫,如今卻不知有多少冤魂在飄蕩哭訴。
但是很遺憾。劉冕在矮山樹林這裡逡巡了一整天。別說是突厥軍隊,就連活蹦亂跳的野獸也沒見到幾隻。
戰場上地殺氣,甚至連鳥兒都驚得遠遠飛走,沒有在這樹林附近安窩了。
臨近傍晚時,張仁願派人來請劉冕回營歇息,說大軍營寨已經紮好。劉冕只得收兵回營。
到了軍寨前,幾名俾將在寨外迎接。指引劉冕帶人到了西營前屯。那裡就是先鋒越騎的營房。劉冕有意觀察了一下這個新紮起了營寨,心中暗自稱讚。
他一直都明白一個道理:紙上談兵離現實運用非常之遙遠。《正則兵法》中詳細的敘說了如何選地如何紮營如何安寨。但真要實踐時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劉冕仔細回憶兵法中所說的唐軍紮營標準,感覺張仁願這個低調的年輕將領,並不是他自己口中所說的那麼沒經驗。這個營寨,扎得相當漂亮。
左門右寨前後貫通,寨內宮門羅列出入有序;旌旗整齊營帳林立,一切都井井有條。寨門前四處箭塔崗哨,拒鹿角、團牌、絆馬欄依次陣列。四周的營寨擋欄搭建得異常結實——前後兩排樹樁外高內矮,然後中間平起接一層過道木板,這就形成了一道城厥式地走道。當有敵人來襲時,不僅那過道上可以插排弓箭手,下面也是隱蔽性極佳地弩廂。
劉冕細心的四處走看,將諸多細節一一收入腦中。他甚至還到了後方火頭軍那裡,看了一下人家如何挖制行軍灶、如何屯放糧草和安排馬廄。
他一直都認為,欲成大事,就必須從小事做起。紮紮實實地一步步學過來,這樣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雖然他現在已經是師座級的三品將軍了,但對於大唐軍中的一切瞭解並不太深。因此,他時刻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剛入軍的新嫩小卒,從最小的東西學起。
這是劉冕一向的習慣。他很討厭志大才疏的人,同時也非常忌諱自己變成志大才疏之輩。
營寨雖已紮好,軍中卻仍有些忙碌。劉冕四方走訪了一陣,來到中軍帥帳見張仁願,看他有沒有什麼指令下達。
張仁願正和軍中司馬長史等人商議軍餉糧草的事情,這時見到劉冕前來就招手喚道:“天官你來得正好,有事找你。”
“大將軍何事?”
張仁願輕鬆的笑了一笑道:“你巡了一天的哨辛苦了,本該讓你好生歇息。但剛剛東營那邊送來主帥口信,說讓你回來之後去一趟東營,大元帥黑齒常之要見你。”
“見我?”劉冕眉頭一皺疑惑道:“大將軍是否也同去?”
“不。大帥只說要見你。”張仁願眼神炯炯的看著劉冕彷彿頗有深意,還補充強調了一句:“單獨見你。”
劉冕心中略一尋思,彷彿也想到了一些門道,便安心的朝東營而去。
要說起來,這個黑齒常之跟老劉家可是頗有淵源。劉冕猜想,黑齒常之現在請我過去,該是敘舊無疑。
當年高宗皇帝朝時,大唐平滅了高句麗和百濟。當時黑齒常之就是百濟的將軍。
大將蘇定方本來是攻克了百濟,可他束軍不嚴,縱兵劫掠濫殺俘虜欺負百姓。當時黑齒常之便和其他一些百濟遺臣將軍們出逃,在外召集逃散的兵勇百姓在任存山抵抗唐軍。蘇定方大怒,親率大軍前去征討。不料黑齒常之已經召集起三萬人馬,拼死反抗。可惜那蘇定方也是一時之名將,居然被驍勇擅戰的黑齒常之殺得大敗。不僅如此,黑齒常之趁勝追擊一路連斬收復二百餘城。蘇定方再調集軍隊前來征討,卻仍是戰不過黑齒常之,無奈只得回軍。
黑齒常之便在百濟國境內招兵買馬,日漸強盛,與大唐分庭抗禮起來。
再後來,便是劉仁軌出場了。他率軍連敗黑齒常之,並在白江口挫敗了百濟與倭國聯軍,打出了中華有史以來最輝煌的一場海戰,從而也再次平定百濟國。當時劉仁軌認為,黑齒常之是難得的將才,於是上表高宗皇帝建議譴使說降黑齒常之。黑齒常之知道大局難挽,便向劉仁軌投降。
當時,劉仁軌以非凡的膽魄力排眾議再度重用黑齒常之,給予他兵馬糧草,讓他前去收復百濟遺將遲受信所據守的最後孤城——任存城。
黑齒常之也不負劉仁軌的信任,親手攻下了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