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3/4 頁)
之時,劉冕找到上官婉兒向她辭行。二人之間很是不捨,卻也沒奈何只得暫時分開了。
第二天,劉冕與狄仁傑、李賢、李光順一同結伴上路前往長安。案子辦完了,狄仁傑恢復西京留守的職位。代理留守李昭德便依舊回神都來當他的宰相。
李賢依舊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沉穩內斂。雖然他沒有和劉冕說太多的話,可是劉冕感覺到了他心中地興奮與渴望。
飛鳥脫籠,游龍入海,大概就是這種心情了。
五六年了,李賢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的自由。
“再次回到長安,我不知道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李賢甚是感慨的對劉冕道,“時間過得真快,眨眼就五六年過去了。自從上次被流放出長安,就再沒有認真的看上這座城池一眼。不知道往日的景象是否依舊?”
劉冕微笑道:“差不太多,沒有太多改變。只不過物是人非今昔有異。往日最莊嚴最華麗的太極宮與大明宮。現在都顯得有點冷清了。東宮裡更是多年沒有人進去半步。”
李賢略帶蒼滄的笑道:“地確是物是人非啊!當初離開長安時,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會以這樣地一個面目再回來。勸說李唐的舊部門閥來擁護太后登基。改唐為周……不知道列祖列宗們知道了,會作何感想。”“殿下無須自責,你已經很不容易了。”劉冕說道,“要不是因為你,現在死的人肯定更多。關隴貴族雖然失了大勢,但好在人丁尚存損失不大。也就是說,李唐的根基並沒有遭受到本質的侵害。太后改唐為周,也不過是給江山社稷換了一件衣妝、自己要過一守當皇帝的癮而已。大唐的魂魄仍在筋骨無傷,這才是最重要的。”
“嗯……這也就是我們這幾年來。努力的唯一結果。”李賢自嘲的笑了一笑。“在時局態勢面前,人地力量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事實證明。當初你的設想對地——現在這時候,必須先要順應時勢,才有能力去讀懂他、掌握他、乃至改變他。在我所有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像你這樣把時局品讀得如此清楚。你是真個異才,天官。”
劉冕謙虛的笑了一笑:“殿下太過獎了。”心中卻在暗道,我若非是來自一千多年後、知道一些歷史的大體走向,又何德何能未卜先知?說來當初我要是讀書再認真一點、對這段歷史瞭解得再多一點,恐怕會更加如魚得水。
“這次去長安,我心裡有點沒底。”李賢略帶憂慮,對劉冕道,“事隔多年,我不知道那些關隴仕族的人還會不會買我這個廢太子的帳。我的勸說,是否還有用。母后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她要登基。凡敢不順從的,都是一個死字。那些仕族中有許多死腦筋不聽勸地。所以我怕到時候,又會有一場血雨腥風……”
“盡人事,聽天命吧。”劉冕也只得如此來勸李賢了,“時局如此,也是無可奈何。相信能夠活到現在地人,也都是識時務者。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儲存實力……無畏地犧牲,儘量避免才好。”
“但願如此吧……”李賢悠然長嘆,心事重重。
數日之後,長安即在眼前。
巍然屹立的城池映在李賢深遂的瞳仁裡,盡顯蒼茫。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20章 奪嫡之序篇
回到長安,劉冕沒有急於去軍營,而是與狄仁傑一起陪同李賢先進了皇宮。狄仁傑著手將李賢父子的飲食起居安排了一下,就讓他們住在太極宮紫雲閣,去昔日東宮只一牆之隔。
一切料理妥當後,劉冕方才告辭。李賢略作挽留對他道:“天官,我是否需要去探望一下我那妹子?”
“太平?”劉冕想了一想,“沒必要吧。你是長她居幼,理當她來拜見你才是。”
“話不能這麼說。”李賢淡然笑道,“長幼雖是如此,但現在我們的地位處境已是天壤之別。我還是放下架子,先去拜訪她吧?”
“不用。”劉冕回答的很肯定,對李賢微笑道,“相信我,她會來主動拜見你的。”
“嗯?……那好吧。”李賢略有所思的看著劉冕,點了一點頭,不再堅持了。
劉冕走了,李賢看著他的背影暗自點頭,讚歎。他將李光順喚了過來對他道:“順兒,我叫你每日去與劉冕交談學習,可有何收穫?”
李光順有點茫然的搖頭:“只是談天說地,也未嘗談起何等重要的事情。孩兒感覺還是跟以往一樣啊,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李賢先是一愣,隨即苦笑,不再追問自己這個寶貝兒子了。李光順似乎感覺出了李賢地不滿。急忙道:“不過父王,孩兒倒是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