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3/4 頁)
的。”劉冕對她一笑,轉身大步走了。
都督府議事廳裡。已經有了好些人,右衛和左玉鈐衛的一些將士謀士們,甚至都到齊了。劉冕剛進去,魏元忠就道:“好,劉冕來了,人到齊了——我有重要地事情要講。”
魏元忠站起身來,凝重地環視了眾人一眼,鄭重說道:“剛剛我收到前方探子傳來密報,吐蕃發生了大事!”
眾人一齊驚咦,靜待魏元忠下文。
“吐蕃的國內發生了政變。”魏元忠說道,“他們的贊普器弩悉弄在一些心腹之人的幫助之下,設計謀殺了大論藹爾欽陵。欽陵一黨近二千餘人,全部被捕或是被殺。如今,吐蕃一切軍政大權已經全部回到贊普器弩悉弄之手。他為了防範論弓仁回擊報仇,已在天山格爾木一帶集結大軍,準備開赴大非川來掐死論弓仁的後路。據探子報訊,這一次器弩悉弄是下了狠心,幾乎起了傾國之兵開挺大非川——人數,有近三十萬人!”
眾將士一起驚呼。
這個訊息,未免太過震憾!
劉冕雙眉深鎖一直沒有吭聲,心中不停的在思量考慮。
魏元忠繼續道:“吐蕃人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我大唐在西域、北庭一帶的駐軍,也應該會收到訊息,不會坐視不理定會率軍前來馳援。據我估計,安西副都護唐休,應該會在近幾日內率軍趕到。人數不會太多,頂多就三五萬。”
“那便好啊!”已經有些性急的將軍嚷開了,“夾擊論弓仁,很把那小子給生吞了。吐蕃人自己內耗,實力大大折損。器弩悉弄搞來三十萬人,人心不齊不過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慮!”
另外一些人大聲附合。劉冕始終一言不發。
眾人吵了一陣,也吵不出什麼結果。見魏元忠未出來表態,片刻後也就安靜了下來。
一個不經常冒現地身影,閃出來道:“大帥,諸位將軍。卑職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冕一看,是右衛長史姚崇。
魏元忠眼前一亮:“說。”
“是。”姚崇不卑不亢。侃侃道,“器弩悉弄率大軍而來,並非是為了與我大唐交戰。他們剛剛經歷了內亂,元氣大傷國內局勢大亂,是不敢輕易言戰地。器弩悉弄提兵而來鎮守大非川,不過是為了阻止論弓仁殺回本土為父報仇。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前去攻擊論弓仁。他已經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若遭受攻擊必然竭盡死戰。到時候必定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面。我們只須坐壁上觀,等論弓仁與器弩悉弄打得兩敗俱傷。再坐收漁翁之利。”
“說得好。此論正合我意。”魏元忠大聲讚道,“等唐休地大軍一到,我們就可以對論弓仁形成合圍之勢。他想要活命,就只有殺回高原為父報仇重奪大權。論弓仁與器弩悉弄之間,勢必有一場血戰!到時候,我們就來個坐山觀虎鬥!”
眾將士一起大聲讚歎哈哈的大笑:“妙計、妙計!真是天助我也!”
“不!——”一直沒有做聲的劉冕,突然大喝一聲。閃將出來。
眾人一起吃了一驚。魏元忠擰眉道:“劉冕,你有何想法?”
“大帥,諸位。”劉冕抱拳環拜了一揖。道。“大帥與姚長史地計策,固然精妙絕倫。照此安排,我軍可立於不敗之地,佔盡便宜。但是,這樣的計策未免太過保守——我們完全可以採取另外一個可行之策,將勝果無限擴大!”
“天官有何妙策?!”魏元忠驚喜的問。
劉冕雙眉一擰,沉聲道:“說降——論弓仁!”
“啊?!”
“什麼?!”
眾人大驚,不可置信。
“這可能嗎?”魏元忠顯然也不相信,“論弓仁性烈如火一向自視甚高。如今他手執十萬大軍咄咄逼人。何其狂傲?天官。你這想法是可以。但是執行起來未免太過困難。他們畢竟是吐蕃人,和我們有著完全不同的想法。”
“試了不一定成功。不試就一定沒有機會!”劉冕重重一抱拳,“大帥,就將此事交給末將去辦吧!縱然失敗,也不會有什麼損失。論弓仁是個重誠信守承諾之人,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他定然會遵守。如果勸降失敗,再執行坐壁上觀之計,也不遲!”
“這?……”魏元忠有點猶豫。劉冕所提出的這個點子,未免太過大膽。
“大帥,不必考慮了!末將強力請纓!”劉冕沉聲喝道,“且不論那十萬大軍,論弓仁也是個難得地將帥之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請大帥下令吧!”
馬敬臣有點急了:“兄弟,你可是想清楚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