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也難為他了,語文課本都研究不清楚,還能看懂那麼深奧的醫學書籍。
不過,有興趣是好事。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才能心情好。心情好,病才能好得快。
還有,病人得多休息。
甄珠想到這裡,伸手揉了揉甄磊的頭,“不早了,要不要先去睡了?”
甄磊搖了搖頭,“把這一篇課文學完了再說吧!”
甄珠搖搖頭,重新把頭埋進課本,認真的講了起來。
第五十五章風言風語(加更)
天不見亮,甄剛就走了。挑著一對籮筐,帶著家人的叮嚀,繼續回到市裡守大門。
家裡的頂樑柱離開了,甄家照樣還得過日子。
這不,姚翠花和吳梅已經收拾好行頭,帶上鐮刀,乘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來,去地裡割穀子。
一個人三挑穀子的地,並不算多。更何況,五個人的地,只有一半左右種著稻穀,另一半則是玉米和紅薯。
就這樣,沒個三五天,兩個女人也打不完這點子稻穀。
甄珠則帶著甄磊去地裡摘綠豆,摘空心菜、茄子、長豆角,置辦一家人的飯食。
太陽最炙熱的夏天,卻是農家最忙碌的收穫季節。
甄家的小院早就打掃得乾乾淨淨,太陽慢慢的爬上大青山的時候,姚翠花和吳梅也挑著稻穀回了家。
田間地頭到大青山,要走十多分鐘的路,姚翠花和吳梅卻彷彿不會覺得累,一趟一趟的往返著,臉上總是笑意。
打穀桶已經準備好了,連枷架在桶上,四周圍著篾席,樣子看上去怪怪的。
溼漉漉的稻穀被捆成稻捆,吳梅把它們遞到姚翠花手裡,姚翠花雙手攥住稻捆,一左一右的摔打在連枷上,穀粒四處飛濺,卻都逃不出篾席的阻擋,悉數落在打穀桶裡,只三五下,稻捆上端就乾乾淨淨。
脫了穀粒的稻草被無情的扔到一邊,等曬乾了稻穀,它們才會有機會被晾曬,成為柴火,發揮餘熱。
而穀粒則被攤在小院裡面晾曬,成為甄家一年到頭的主食。
等到稻穀攤滿了小院,桌上的稀飯早就晾涼了。
就著甄珠做的小菜,隨便扒拉幾口,兩人又得翻曬稻穀,劃拉稻穀裡面夾雜的稻草。
這樣的忙碌,得持續好多天。
而甄珠和甄磊,一點忙都幫不上。
今年的日頭好,甄家打穀這幾天,一顆雨都沒有下,這樣反覆了五天,稻穀都收了回來,消去了大部分的水分,再稍微曬一曬,就能歸倉了。
姚翠花鬆了一口氣,笑著說老天爺賞飯吃。
甄家剛剛收完穀子,就開始下起了雷陣雨。
看著別人家一家老小集體出動,搶著收谷和曬穀,爭搶姚家村那幾塊不大的曬穀場,甄珠就會覺得慶幸不已。
本來,甄家有小院子,強曬穀場這種事情,跟他們家沒有任何關係。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多麼美好的祈願。
只是,隨著陳二孃和顧大嫂都看上甄家的小院子而化為泡影。
最為難的,還是一家之主姚翠花。
最後,姚翠花心一橫,牙一咬,誰都不借。
陳二孃和顧大嫂指桑罵槐的罵了兩天,姚翠花全當沒有聽到。
第三天上午,罵聲沒有了。
倒不是陳二孃和顧大嫂良心發現了,而是隊長姚五方家的大媳婦割穀子的時候,動了胎氣,早產了。
一般來說,農村媳婦都不那麼嬌氣,懷胎十月照樣插秧打穀,動了胎氣就生下來。
可這個小媳婦第一胎就早產,還是個手先出來的逆生子。這可就麻煩大了。
姚五方家的也算是見過世面的,這一刻也慌了神。
姚五方和他家老大姚勝利一個去找馬二爺,一個求到姚翠花這裡來了。
馬二爺只一聽,就搖了頭。
他一個大男人,做這種事情不太好不說,這種逆生的,他也沒有把握。
雖然最後還是勉強來了,也只是坐在客廳,喝茶而已。
倒是姚翠花,二話不說,用肥皂洗了三遍手,挽起袖子就進了產房。
一看到姚翠花,姚五方家的就跟吃了定心丸似的,看著姚翠花的眼神跟看親人一樣。
姚翠花看了看那隻手,咬了咬牙,心一橫,把手塞回孃胎,又搓又揉,只弄得小媳婦一聲接一聲的叫喚。
小媳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