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不滿其萬一,今後你入世歷練,必定會有自己的法物,嘿嘿,有了這個袋子的好處,不用為師多說吧,我的本~開~山~大~弟~子!”
醉道人特意把“本開山大弟子”幾個字拉長,羞得鍾道臨臉上一片通紅,暗罵自己不識貨,佛祖在菩提樹下坐化時還說過“肉眼所相,皆是虛妄,若見所相非相,即見如來!”,怎麼自己就被事物的表相矇蔽雙眼呢,同時心中一凜,明白師傅在藉此點化他的修行,不由慚愧道:“師傅所言句句至理,徒兒受教了!”
“不礙事,不礙事!呵呵,有悟性就好,就怕朽木不可雕也,來,把酒給為師,袋子拿走!”醉道人看到一切談妥,而且省了一條要求,暗中偷笑,立刻兩眼發光,準備去接木盆。
“慢!”
鍾道臨一聲吼,心道差點中計,現在可不能心軟,忙道:“師傅在上,您老記得吧?還有一條呢!”
醉道人一震站住,看到自己計謀被識破,老臉一紅,吹鬍子瞪眼,怒道:“臭小子怎麼跟潑婦罵街似的,沒完沒了?”
鍾道臨訕笑一聲,讚揚道:“那還不是師尊教育有方,徒兒苦學不怠嘛!”
醉道人:“……!?”
醉道人兩眼一翻,無語!
鍾道臨怕太過火了弄出毛病,把師傅給惹毛了,立即轉過身來,將木盆端前,神情轉為嚴肅,沉聲道:“師傅,十三年之前,您老人家救徒兒於蛇妖毒手之下,這最後一條要求就是,徒兒想知道如今此蛇妖究竟生死如何,雖說此成形白蛇有害徒兒之心,可畢竟是它將徒兒帶進入一個嶄新的修道天地,望師尊開恩,告之徒兒白蛇姐姐如今何處,生死如何,謝師尊!”
說罷將木盆高舉頭頂,緩緩跪倒。
自從他甦醒過來,六年來每問醉道人此事,皆是不得要領,無功而返,有時還換回師傅一頓怒斥,如今趁此機會,鍾道臨重新問詢醉道人,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他能有今天的一切“果”,皆是拜當初白蛇妖所賜,所謂機緣天定,順應因果輪迴,不解開這個謎團,永遠將是他的遺憾。
醉道人卻沒有立即接過近在咫尺的酒盆,仰天長嘆一聲,大叫三聲“罷了!”,對跪在身前的鐘道臨嚴肅道:“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人鬼妖魔殊途分屬異界,為師不知以臨兒你如此重情之道心是福是禍,世間無雙葉相同,你自身的特性也決定著今後修真的方向,望你好自為之,福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切忌,切忌!”
說罷,醉道人輕喝一聲法咒,面前虛空出現了一道閃著金黃光芒的令符,指著遠處山巔之上霞光升起處道:“你跟隨此光靈符走,白蛇被為師用光明咒符封印在峨嵋最高峰的萬佛頂‘日牙巖’下,為師看白蛇本性不惡,五百年修行不易,上天有好生之德,期望每日沐浴太焰光明洗去它的一身戾氣,你去吧,記住別跟那些臭尼姑傻和尚轄糾纏,給我離她們那幫人遠遠的,不然為師不饒你!”
鍾道臨當下將一大盆“猴兒酒”遞給醉道人,朝師傅又拜了一拜,拿過“乾坤袋”放入懷中,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跟隨半空中飄舞著的“光靈符”,縱身朝峨嵋巔峰萬佛頂升去。
醉道人擺著個師傅架子站了半天,等鍾道臨消失在山路盡頭,嘻嘻一笑,扭頭抬眼朝左右瞄了瞄,跟做賊似的生怕突然跳出來個攔路的跟他搶這一盆“猴兒酒”,眯著眼大力嗅了嗅盆中的美酒香氣,異常享受的搖頭晃腦,小心翼翼的捧著這盆“猴兒酒”,一副做賊得逞的樣子,志得意滿的朝山上竹屋凌空飛去。
第一卷(乾)第七章太乙光符,三蓮綻朵
太子坪上的平整黃岩經過億萬年的風蝕日灼,透出一股岩漿般的火紅色澤,坐落在太子坪之上的臥雲庵與其上的金頂寺毗鄰而居,乃佛家修行法地,平時寺庵中的僧尼除了下山取得些生活必需品外,足跡甚少踏入塵世,只有每日從金頂寺與臥雲庵傳出的陣陣清幽木魚敲擊聲和那悠揚的梵音鍾吟,才提醒著人們這裡還聚居著些三嚴弟子,菩薩門生,而金頂寺之上就是峨嵋巔峰萬佛頂了。
醉道人不知道為什麼,打一開始就對一眾佛僧尼姑很不耐煩,嚴禁鍾道臨和這些光腦袋木魚疙瘩打交道,按照他師傅的說法:“白天撞和尚,孤魂亂遊蕩,夜晚遇尼姑,十世不脫俗”,認為這些出家的和尚尼姑破壞了此處仙山靈氣,這些僧尼對醉道人好像更加討厭,於是就算是鍾道臨和偶爾下山的小僧尼偶遇道旁,也只是互相裝作沒看見,直至今日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