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頁)
時和娘們嘮嗑的時候,也知道外面一二。”
宋楊氏道:“這讀書奔的卻是這天上地下最好的一個前程。可是奔那前程的,那是何其之多,而考上的,做了官老爺的,哪又才幾個人。”
……宋楊氏見眾人都沉默不語,又接著道:“那些讀書考功名的,有幾個是咱們這樣無錢無權的人家的,我看盡都是有背景、有後臺的。”
在宋楊氏看來,這考功名那是萬萬人去搶一張餅子,沒錢沒權,希望已經渺茫了,再加上宋三郎病了兩年,書本都放下兩年,這希望那真的是如凡人伸手摘天上的星星——難於上青天!甚至說出去都有點可笑了。
至於,誰會願意給這可能性為零的大餅,拿錢養宋三郎、養他考試、養他娶妻生子——誰願意誰出錢,反正她絕對不願意出錢養宋三郎這個比以前病沒好,還要大、還要深的無底洞。
……
聽了宋楊氏的話,宋家三兄弟臉色都不怎麼好看——連蘇蘭都承認宋楊氏說得對、有道理。
宋楊氏又道:“娘不是捨不得那點子錢,只是擔心耽誤了你的青春年華,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聲空,一事無成。”
所以,別想中什麼舉,當什麼官老爺吧!隨便找個活計,養活自己。別累了他人。宋楊氏心道。
“呵呵。”蘇蘭輕笑了一聲,立刻引得所有人都看向她,她立即收斂了笑容,道:
“娘還說沒見過世面,我聽得甚覺得娘字字珠璣,非常有道理。咱們大慶朝,上學堂的學子有多少?三年大考的人有多少?能中舉的有多少?能做官的有多少?豈止是十里挑一、百裡挑一、千人萬人挑一也不為過的。天子門生、一朝得中,便前程似錦——可這等妙事,豈又是一般人能得的。”
宋二郎正疑惑自己媳婦怎麼說這種洩氣的話——他媳婦可是非常非常支援三弟讀書的。
“可是,”蘇蘭嘴角一勾,笑道:“為何那中舉之人是萬人中選一人,可但凡是有點錢的人家,都要讓兒子讀書識字,都要勸他們向上,從小請名師,長大了是東拼西借、是賣地賣房,都要送他們是考試。”
“那是為什麼?”蘇蘭右手拿一根筷子,‘叮’一聲敲在裝魚的盤子上,“那是因為,若得中,整個家族便都魚躍龍門,再不同以前了……”
宋楊氏插嘴道:“那要是沒中呢。一生就這麼荒廢了……”
蘇蘭笑道:“若是考,便有考得中、考不中兩種可能;若是不考,那一切便都是空談,而荒廢……這卻要看那人是什麼樣的人了。”
蘇蘭轉頭對宋二郎、宋三郎道:“二郎,剛剛孃親的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三弟,嫂子有個建議,你若不願意,便只當嫂子沒說過。今日我也落下話來,只要我有能力,定是要助你的。”
宋三郎請蘇蘭說。
蘇蘭道:“那官老爺的代皇帝陛下管理一方政物,那他出了學問好,做人、做事、以及對民生的瞭解那也是必須要好的。你兩年多沒走動,也沒與人相處。嫂子想,你不若一天讀幾時辰的書,每天只到店裡幫忙半個時辰,一來一味讀書,讀成了一個只知道書本東西的呆子;二來和人群多多接觸,為人處事、以及民生百態,對以後中舉當官都有好處;三嘛,倘若實在屢考不中,你也厭煩了,不想考了,除了書本,你之前在店裡幫忙學到的,與商人、客人打交道的經驗。我想到時候,就算哥哥嫂子落沒了,沒能力幫你,你只憑本身的才學和所學到的其他處事為人、做買賣之道,這一生不說富貴,在這鳳凰城置房娶妻,溫飽肯定是足夠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蘇蘭雖認為宋三郎個性堅硬果敢聰慧,但考科舉這個東西——那還真是沒到榜上,都說不準的。
而且這‘官’字下面可是兩個口,你不會做事,不會做人,是得不到重用升遷的。
宋三郎確是一個腦子聰明到很有靈性的書生,但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可見這多與各種各樣的人相處,那是極有好處的。
宋三郎讀書之餘到店裡幫忙,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除非宋三郎被外面的花花世界給迷惑了,忘了初衷!
——當然,這種可能,蘇蘭是不會認為有宋三郎的份。
宋三郎比宋二郎反應更快一步,他喜道:“嫂子說的好有道理。我都聽嫂子的。”
宋二郎也道:“甚好甚好。”
宋大郎也自然歡喜。
於是,剛剛見三兄弟臉色不好,心有退意,而暗自高興的宋楊氏、宋李氏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