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3 頁)
話匣子才變多,溫和取代不苟言笑的神情。媽媽也開始講述更多爸爸的故事。關於不堪的青春歲月以及高二以後的留白。
那是一個黑漆的夜。一如既往的平靜。幾個學生在木船上鼓譟,爸爸正猶豫著該不該上船。
“沒什麼好怕的!出海罷了!”
“可是──”
“別可是了!”
爸爸跳進了船的跟著幾個同學出海探險,然後不知不覺越過了國際海域。事情就發生了。幾隻探照燈射過來,然後印尼兵把他們全部逮捕了。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後,爸爸才又回到自己的國土。
那是上一輩的歷史。對我而言太模糊,甚至不清楚,更妄論孰是孰非。但我卻清楚的知道了身上揹負著的是爸爸何等重大的寄望和他的遺憾。
我依稀記得若干年以後,爸爸騎著摩哆車,我坐在車後有點生疏。爸爸說抱緊囉,車子很快。我抱著他稍稍肥胖的肚子,熟悉的味道再次喚醒沉睡已久的記憶,那天下著雨,但我卻彷佛看到和聽了到久違的晚霞和潮聲。
原來我們之間的距離一直沒變。 txt小說上傳分享
婆媳
媽媽是長男的媳婦。她嫁給爸爸之後,需要負責大家庭裡裡外外的衣食住行。偏偏媽媽承繼了中國傳統女子的含蓄堅毅和吃苦耐勞的個性。不管遇到多少不公平的對待,有多少幹不完的活兒都只是安靜的去完成,有淚便往心坎裡吞。
但二嫂卻聰明瞭許多。也許是二嫂的社會經驗和圈子的廣闊,處理事情的方式比較迂迴和老練。當要分配一家大大小小的伙食和雜務時,二嫂便嚷著賬薄沒算完要趕著去算,或者沒有下過廚煮得不好怕吃壞了大家的肚子。小奶奶拿她沒辦法,結果所有的事務又全都攬在媽媽身上。
我經常在想沒有血緣的兩代女人因為一個男人而連線一起並且一同生活時,那麼她們之間最短的距離有多少呢?
後來一些事故,爸爸帶著媽媽我和弟弟搬離了大房子去過簡單純樸的生活。那是我最快樂的童年,週末的時候爸爸便帶著我們回家探視阿公和小奶奶。小奶奶對媽媽也不再那麼地盛氣凌人。
媽媽經常對我們說結了婚就搬出去。畢竟肥皂劇裡婆媳之間的故事多少令人心有餘悸。兩代女人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許多的價值觀都不一樣。隔在女人之間的男人──媽媽的孩子或妻子的丈夫──最終都會演變成為夾心戰爭中的軟弱男人。左右為難。
但婆媳之間的相處真的那麼難嗎?
大姨最近老是在數落二媳婦的不是。也不能說是數落,只是她心中有委屈需要向人傾訴,大姨丈和她的兒子像個木頭人,拼命的工作卻不知道家裡的女人已經在暗暗較勁。
那一回,大姨把手機放在矮臺子上。二媳婦一回到家二話不說拿起矮臺子上的手機狠狠地甩在桌子上,只因為小孩子容易拿著玩。這樣的事發生不只一次,大姨透著斜光暗自監視,二媳婦卻很張揚的表現出來。為什麼不好好的溝通呢?
畢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有了第一次的芥蒂,接下來發生的諸如此類的小事情都會自動長刺兒,動不動就覺得不順眼,有陰謀,有計劃,有心機。不是嗎?
這下子二媳婦摸了摸簾子,喊道:“媽,這裡有很多灰塵。”
“我又不是女傭。”
媽媽一直都明白婆媳之間的關係。相見好,同住難。當然也有例外的。
儘管小慧沒有幫上什麼忙,但是她肯洗洗碗筷聊表心意,媽媽也沒多說什麼。廚房是她的地盤,多一個人去分享或侵佔都不是件好事。
時代不同了。
只要兒子喜歡。最長或最短的距離有何差別呢?。 最好的txt下載網
男女之間
黃舒駿歌詞中有一段對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描述:
女人最怕男人是一堆沙豬,男人最怕女人腦袋像漿糊;女人通常都是感情的動物,男人大半都是生活的侏儒。...
男女之間永遠說不清楚互相厭惡又互相追逐。
我想問的是:男女之間除了追逐有沒有可能永遠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呢?
在報章看到兩則真實的故事。
男的和女的是十年的朋友,他們彼此交心,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女的病了男的徹夜未眠,病情好轉時男的還親自煲湯。男的事業受到挫折,女的幫助他度過失去自信的黑暗日子。他們和彼此的家人熟絡並經常做客,親密的樣子連父母都懷疑。但他們卻矢口否認,異口同聲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