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認。阿風,這些個火銃你在營中也摸過使過了。如何?”
楊風又是一番讚歎:“生如雷霆,勢如霹靂!火繩槍我也是見識過的。打起來慢不說,也不能及遠,你這火銃可是強上數倍不只,還能風雨無阻,著實是難得的利器。”
馮虞哈哈大笑:“我弄的東西,自然沒個不好的。這邊產的火銃,明年每月能出五百枝。等著我的軍兵換裝之後,便給你月港的人馬裝備起來。明年,我這邊還要產幾樣好東西,到時候也有你的份子。”
楊風聽了大喜:“果然是一家人。如此一來,我楊家在月港,哦不,在整個南洋也是天字一號了。嘿嘿,妹夫,再跟你商量個事。”
“嗯?”
“依我看,不如在澎湖也起這麼個火銃作坊。那邊如今已是我楊家的天下,不必藏著掖著,有了這火銃,再多召壯丁,南洋、東洋,便是我一家的天下。如今東瀛戰亂,那邊金銀、硝石、硫磺都有出產,咱們將這火銃發往東瀛,必是極搶手的。一枝便可換他……”
“萬萬不可!”馮虞猛地一聲斷喝,將正做著清秋大夢的楊風嚇得一激靈。“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咱們是要仗著這火銃做下大事業的,如何能執迷於那等蠅頭小利。這火銃,你往東瀛賣得少了,於戰陣上不濟事。賣得多了,萬一流入他人手裡,反與咱們為敵,那該如何是好?再說了,這火銃咱們能早,旁人便也能造,若是有一日,天下皆是這等利器,咱們還靠什麼來逞威風?阿風你記住了,這火銃,只能嚴控在自家手中,一枝不得外流。平日領取繳還,都得有一定之規。還得事先言明,手下哪個要敢盜賣與他人,禍滅九族!此事你回去務必向岳父大人說明,想必他老人家也是這個看法。”
緩了緩語氣,馮虞又說道:“至於在澎湖設工坊,那是遲早的事。但如今時機尚早。本朝對火器管制極嚴。你們在澎湖劃地為王,若只是行商,朝廷也懶得搭理。若是開造火器,萬一給朝廷知曉,那是立時便要發重兵痛剿的。我這裡卻不同,開工坊的是錦衣衛,配火銃的是官軍,工料也是公門調撥,在在有據可查有法可依。誰也說不得什麼。”
“原來如此。那澎湖那邊到何時方能開設工坊?”
“嘿嘿,”馮虞湊在楊風耳旁密語,“哪天能將澎湖牢牢握在手中,便可成了。”
“怎麼幹?”
“按著禁海令,大明疆界不出遠海,澎湖、臺灣,本在有司管轄之外。你家船隊落腳澎湖,不是犯禁私商是什麼?扣個海匪的屎盆子也不為過。咱們只能是打起大明旗號。你看,重設澎湖巡檢司如何?我是提督邊備。只需上奏倭寇麋集澎湖,討令進剿,而後奏請朝廷重設澎湖巡檢司即可。名正則言順,有了這份詔旨,萬事好辦。”
“這倒不是不行。可話說回來,日後咱們經營得順風順水,若是有人眼紅,前來謀奪又如何?朝廷要調動個巡檢可是名正言順。”
“那又如何?回頭你問問岳父大人,他有辦法。”再看馮虞,冷冷一笑,再不肯多說一句,卻拉著朱潛說起旁的事來:“當初起這工坊,我便說要尋臨水處往大了修。如今這地方空餘之處是夠多了。只是再要進人添工房,需幾時工料能齊備?輜重夠支使麼?防軍人手夠麼,可要再添?”
朱潛笑道:“大人可是又有什麼奇物要來打造?這處山谷極大,如今只用了小小一處。添人再容易不過。輜重工料卻不好說,得看大人要進多少人,做什麼事了。”
馮虞拉著朱潛尋了兩張凳子來坐下,說道:“我有個計較。如今這工坊產能是要到頂了。再想尋工匠進來,福建這麼個地方,想必也蒐羅不了多少了。那日說的招學徒之事,回頭我又細想想,既然要做,便做得爽利些。乾脆在此設個百工學堂,盡招各地破落家室子弟,專學土、木、鐵、石,還有做漆手藝。三兩年間便可堪用。師傅也是現成的。這些少年,無依無靠,在此處有吃有穿還有本事學,自然是一心歸附的。我還想著在此處再設一密營,專挑些孤兒來,學些東西,日後好為我所用。你看這些事可成麼?”
朱潛一笑:“既是大人吩咐,不成也得成。這是長久之計,正該未雨綢繆。嘿嘿,看來屬下這個年是過不踏實了。”
“這就好。還有,那精製車務必抓緊了。我方才一想,臘月裡產五輛不夠,少說得弄個十輛。明年開春還要再多產些。一般的少產些個也行。我想到陽春三月,帶個三五十輛與你一道上京,再弄些個南洋奇貨,便將京裡的鋪面做起來。不過派何人駐京卻是個費思量的事,再說吧,你也留心看著。”
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