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隊遠征四海,帶來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隨之形成了眾多新的貿易路線。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迅速擴大了歐洲對外貿易地地域。跨洋商業活動日益頻繁。商品種類和貿易額急劇增加。歐洲商業的性質和經營方式發生變化,商業資產階級的經濟力量空前膨脹。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大量增加。海外貿易累積的財富激發歐洲人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事業,由此奠定了以野蠻暴力為基礎的近代殖民制度和國際分工體系。總而言之,歐洲在這個時期快速發展並奠定了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促進了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最終激發了帝國主義。在歐洲社會結構方面,商人們先後取代了南歐與北歐的封建領主,成為社會中最具權勢地階層。在英國、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資產階級逐步控制了本國的政治和政府。
而作為十五世紀初世界海洋霸主的大明水師,卻偃旗息鼓,自覺自願地放棄海權。由此帶來的惡果便是數十年後嘉靖年間,倭寇憑著幾艘破船肆虐中國東南沿海,明軍卻無力禦敵於國門之外。之後情形每況愈下,直至1840年,英夷堅船利炮長驅直入,堂堂中華帝國從此為時代所拋棄,沉淪百年。其間所受的屈辱磨難,罄竹難書。可以說,中華之衰頹,便自禁海之日始。
今日大明水師重現大洋,雖說是區區數千兵馬,又是馮楊兩傢俬下興兵,卻再啟中華逐鹿四海之肇端。若由此得以扭轉乾坤,數百年後回望今日,說不定便能冠以開闢中華大航海時代新紀元的稱譽。
只是如今馮虞只能將這話藏在肚中以自勉,卻無法盡與人言。理由很簡單,時人怎能有後人事後諸葛亮一般的歷史眼光,知音難覓啊。只是現下給陳琛一勾,若不吐露幾句,壓在胸中著實是憋得難受。
“思獻,你怎麼看待今日之所為?”
陳琛想了想,說道:“今日我軍遠征臺灣、南洋,往小了說,是自保圖存。不過,以往我中華版圖治所從未遠及於此,若是我軍能立定腳跟,開啟局面,無異開天闢地之壯舉。大人足可光耀千古!”
“呵呵,思獻,你還說得小了。今日實話與你說,南洋島國不過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這浩浩大洋,廣闊無垠,駕船乘風破浪,可遠赴天涯海角,極西之地,也是我大明日後國運之所繫。我馮虞有個心願,便是遠播我大明聲威於四海。海鳥飛處,便是我大明海疆之所在;有人煙處,便是我大明水師之所向。”
“啊!大人心意竟宏大至此,思獻倒是不曾想、不敢想。”
“呵呵,當年三寶太監能踏浪萬里所向無敵,後人反倒不如了麼?”
第一百九十章 登陸
按著預先佈置,楊風船隊出海後兵分兩路。楊風率主力百餘大船搭載兩千陸軍一路向東,登陸臺灣;另撥出三分之一的船隻,載運一千兵馬轉往東南,直撲呂宋。
說起來,這是楊風第一次獨自領兵作戰,激昂之餘也不免有些忐忑。臨近臺灣時,楊風立即召集麾下干將商議進兵事宜。手下有到過臺灣通曉事務的隊長回道:“大人,諸位,此次咱們大軍將在臺南安平港登陸。此處歷來是進出臺灣門戶。港口以北有一沙洲島,控扼港口門戶,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外,安平港以南有打狗港,水域寬敞,水面平靜,水流穩定,內陸腹地遼闊,只是歷來充作漁港。若是此番安平有什麼不對,咱們可轉往此處登陸。”
邊上有人笑問:“打狗港?怎叫出這等怪名,如何不叫殺豬港?”
此人笑道:“這是當地土人稱呼此地地名,以咱們漢話音譯,便是打狗了。”
楊風插話道:“不說這個,臺灣島上,到底有多少土人生番?何等情形?”
“稟大人,去年咱們不斷派探子入臺查探,也打聽了不少此間訊息。按著今日一早新到的訊息,臺島上,已探得的土人生番便有二十餘萬,而漢民則是三千不到。”
“為何漢人如此之少?”“大人,這島上生番兇悍得很,不服王化。早在東吳、隋朝。中原便兩度發兵攻略,皆是損失慘重,草草收場。如今島上宜居之地多有生番部族盤踞。漢人若有移民來到,十人以下轉眼便被生番殺絕生祭。若是大幾十上百人同來,土人則閉門不納。漢人無處換得補給。自行開荒又是緩不濟急,十有八九隻能退走大陸。”
“生番戰力如何?”
“裝備粗陋,悍猛好戰,善使梭鏢、短刀、弓箭。箭法精純。不過射程近得很。有些精銳丁壯配有藤甲。對了,島上生番無不斷髮文身拔牙,習俗與百越先民倒也相近。”
“噢。對了,土王是何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