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見此情形,楊風面露譏誚之色,與身邊將校說道:“隔著三百步便全力衝鋒,到了面前早成強弩之末。看來這些山番是沒正經打過野戰的。”
此時,本陣兩翼團丁開始躁動,有人大呼小叫,打算與布農人來個對沖。楊風趕忙以旗令示意派往兩翼地聯絡官出面穩住陣形。至於明軍本陣,四個字:“巍然不動”。
眼見得布農人漸漸衝至兩百步標示旗,楊風猛然抽出腰刀,將戰刀斜舉過頂。待到布農人衝至一百五十步遠,楊風手中刀猛然向下虛劈,高喊一聲:“開炮。”身後認軍旗隨即左右虛點三次,八門虎蹲炮立即掉轉炮口,指向衝鋒的布農人兩翼。隊長隨即便是一聲令下。只見八門炮齊齊發出一聲巨響,合計上千枚碎石碎鐵和著藥焰噴薄而出,如鐵掃帚一般橫掃布農人群中。至少上百名布農人瞬間被擊倒在地,屍身上密密麻麻淨是創口,鮮血轉眼成泊。俯瞰戰場,布農人群兩翼明顯缺了一大塊。
那些布農人衝得氣喘吁吁,猛然遭此重創,前排眾人不約而同停下腳步,瞪大了驚恐的雙眼。後頭不少人未曾目睹如此駭人景象,還在埋頭狂奔,結果自然是一頭撞在前頭弟兄的背上,隊形一時大亂。趁著布農人陷入混亂這當口,炮兵們手腳異常麻利,三下五除二完成裝彈,隨即又是一炮。由於布農人此時正擁成一團,這一輪齊射造成的傷亡更加慘重。
明軍本陣兩翼的團丁,頭回見著明軍火炮如此犀利,也是各個的目瞪口呆,第二炮再出,眼見得布農人傷亡更重,這些團丁反應過來,紛紛揮舞兵器歡呼起來。許多人心想,官軍有如此神器,那些布農人再驍勇善戰又能如何?隔著老遠便要送命,這一仗,咱們贏定了!
卻說布農人那頭,一時間遭此不明武器大量殺傷,各個茫然不知所措。不過已有腦子快的發現,這些武器只往兩翼打來,卻沒一下往中間招呼,莫非是不能掉頭?雖然腦子裡如亂麻,一時半會兒還琢磨不透,不過腳步已經不由自主地往當間挪了。到得第三輪炮擊,即便是傻瓜也開竅了,兩翼丁壯紛紛往中路擁來。迭遭痛擊,幾個頭人這會兒也回過味來,一聲吶喊,再次發起衝擊。待在原地早晚是死,若能衝入這夥來歷不明的軍兵陣中,憑手中刀,怎麼著也能撈個夠本不是?
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獵
看著布農人避開兩翼,紛紛集結在明軍陣形當面,一窩蜂地衝殺過來,楊風冷冷一笑,如此情形正合他心意。原本還擔心兩翼團丁抵敵不住,連累本陣。這下好了,全壓到中路來,更方便發揚火力。
此時,布農人已擁至一百五十步處,前列指揮官一聲令下,三列火銃手當即輪番開火。布農人的衝擊隊伍就如撞上一堵無形的大牆,一排排地被擊倒在地,尤其是衝鋒在前的那些頭人,一身藤甲顯然無法與槍彈相抗,第一輪攢射之下,無一倖免。只是決死衝鋒一旦發起,便無法輕易停下,後隊擁著前隊,一撥撥撲入火網,踏著陣亡者的片片積屍緩緩前推。
而對面的明軍火銃手,面對如此密集的人潮,根本不用瞄準,要做的只是和著排頭官的號令以最快的速度裝彈、起身、擊發、下蹲、裝彈、起身、擊發、下蹲……八門虎蹲炮也已最快的發射速度持續壓制敵群兩翼。
布農人群進至百步距離,明軍弓箭手開始拋射。弓箭手的射速要高於火銃,一排排的透甲錐騰空而起,帶著尖銳的嘯音撲入人群,激起血花點點。
付出了傷亡近半的代價,布農人終於逼進到距離明軍陣列約五十步的地方。^^首發?君?子??堂?^^一些弓箭手已經開始放箭回擊,明軍陣中開始出現傷亡。只是這些弓箭手冒著彈雨倉促出手,又遭人群推撞干擾,準頭太差。有些個甚至連弓都沒拉滿就撒手了。此時,明軍刀牌手丟擲的上百枚手榴彈在人群中炸響。碎陶片、鐵片在人群中飛濺四射,鑽入一具具鮮活的肉體,帶出一片淒厲地慘叫聲。
火銃攢射,受到打擊的始終是人群的頭幾排,後頭挨不著槍子的依然能奮勇向前。手榴彈則不同,由於投手力道、角度不同,彈著點相當分散,在人堆裡四處開花,布農人的戰旗在換過多名旗手之後。這一回終於也倒伏在地,周遭的布農精壯躺臥了一片。突如其來的重擊終於鎮住了狂熱突擊的布農人,喊殺聲在瞬間沉寂,戰場上回響的槍聲、爆炸聲、慘叫聲、呻吟聲頓時凸顯出來,讓人聽著心悸。
布農頭人、悍將已在先前帶隊衝鋒的過程中傷亡殆盡,再無能在頹勢中號召眾人奮起搏殺地人了。楊風見此情形,急令虎蹲炮調轉炮口,對準布農人排頭猛轟。布農人先前已對虎蹲炮畏懼三分,此時發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