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機動作戰。一般不進城歇腳。若有防軍排程增援。也是行文先至。再執令箭調令。缺一不可。響馬即使劫了行文。也無濟於事。強打硬攻又沒這能。只能是望;興嘆了。
不過人多有人多的|煩。往日分頭就食還不覺著。馬一多。地盤卻收束許多。吃穿用度無不日漸窘迫。響馬尚無軍一說。這人馬一聚攏起來。便不免滋事。
連營之後。各路響大小頭目幾乎每日皆要四下彈壓亂局。
看看實在不是個辦。趙燧請來劉三等人商議了一宿。最後決定分兵。劉三率大半新附人馬坐守老營。趙率小半人馬往北趟道。人雖少些。河北跟過來地老弟兄倒是大半編入其中。
聽說出來透風趙|部將個個歡欣雀躍哪知好容易平安推進到正陽鎮。首領卻犯了。幾個頭目不甘心。看趙不氣。又圍攏過來。
“大都督。那些侍衛親軍雖說難纏。卻多在南邊晃悠。未必就會抄到咱們前頭來。再說了。這回咱們這一馬隊居多。咱們留了步軍壓陣。先派騎手猛衝一回。事不妙咱們撥馬就走。也吃不著結實虧。”
“是啊。大都督。咱們不打一|就退。弟兄們不的憋屈死。”
趙燧氣的一跺腳。喝罵道:“都閉了鳥嘴。你們|個什麼?嗯!你們仔細看看。一般官守鎮。必定是起木柵設拒馬插鹿角丫杈。弓箭手銃炮手站成一坨今日卻是個什麼情形?繞著鎮子掘了一圈長。記不記曹家河那一仗?”
趙那一問。眾頭目都不言語了。只聽趙一人自語:“當日也是這麼一道長壕。彈如雨發。加上滿地三角釘。衝了兩回都衝不動。連人帶馬割草般一片一往下倒。五百多人。那都是黃河灘上衝過來地老弟兄啊!孃的。撤!”
看著遠方數萬流如退潮般哨而去。窩在鎮裡敢輕動的百餘邊軍遊騎與數千百姓幾乎同時長出了一氣。最南邊一所大院裡。幾個鎮上士紳一邊抹著額|的冷汗。一邊問人群中一員明軍百戶:“這位官長。你怎知繞著鎮子挖道溝便能嚇退賊寇?”
那百戶笑道:“這陣子。這幫流賊給侍衛親軍磨的沒脾氣。已有幾路官軍打著侍衛親軍旗號嚇退過賊寇了。我之前在薊州駐防。與侍衛親軍隔的不遠。偶爾也合訓過。沒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們地路數還是略知一二的。這回軍情緊迫。只做個大樣。若是能再多一兩個時辰。弄些沙袋摞起炮壘來就更像了。”
這時。旁邊有個鄉紳怯怯地問了一句:那……炮呢?”
那百戶一愣。“啊?”
這邊是如釋重負。那邊趙燧卻是如喪考妣。退出二十多里地。迎面飛來幾騎。兩馬錯鐙。幾名響馬滾鞍落馬。抱著趙燧的腿哭叫道:“大都督。老營完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兵敗如山
燧由正陽鎮一路回奔二十里,還不待喘口氣,就聽到料的噩耗。一口氣接不上,趙燧只覺胸口一悶,險險栽下馬來。幸好親兵手快,一把扶住。趙燧閉緊眼睛,深吸一口氣,總算是緩了過來。“你們幾人,是哪位頭領部屬?”
來人中一個小頭目模樣的回道:“大都督,小的們是李活佛……哦,李指揮麾下。”
“你說老營完了,戰況究竟如何?”
“今日凌晨時分,弟兄們正在熟睡,官軍前來偷營,摸了放哨弟兄,四下圍攏,堵住營門,炮子齊。弟兄們倉促迎戰,死傷不計其數。劉副都督領軍衝了幾回,都給打了回來。隨即官軍一步步壓了過來,炮火劈頭蓋臉,弟兄們根本沒交手的機會。最後是楊夫人獻計,蒐羅馬群,燒著尾巴驅向官軍,這才衝開一條道。”
趙燧忙問:“都突出來了麼?”
那小頭目搖頭嘆道:“沒有,打頭的衝出來些個,之後官軍以騎兵衝殺合圍,後隊又給纏住了。我等這一營是突圍先鋒,好容易衝殺出來,卻遭官軍騎兵一路追殺。官軍火銃犀利,這一路弟兄們被打倒無數,漸漸便跑散了。我等仗著馬快,算是撿了條命,特來尋大都督報訊。”
聽到這裡,趙燧心急如焚,問道:“這麼說,官軍重圍中還有許多弟兄?”
“是。我等走脫時還有無數弟兄陷在官軍包圍圈裡。”
趙燧不再多問,解下水囊拋給那氣喘吁吁的幾個潰兵,隨即翻身上馬,高喊一聲:“弟兄們,隨我殺回老營去——”一騎絕塵而去。
大隊向南狂奔出二三十里地,迎面又見數百響馬隊形散亂,沒命地逃奔而來,身後不過百餘名官軍騎兵,緊緊追殺。一路上只見官軍陣列中不時冒起白煙,槍聲爆響,前頭往往便有一名響馬栽落馬下,或是未能脫鐙,慘叫著被驚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