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訣》、《藏天偃月訣》三大必修道術。
在德行方面,築基弟子間要經常來往,結伴試煉,以增進同門感情,培養個人德操;在外遊歷的弟子,則要隱姓埋名行走四方,百行百業,儘可嘗試,江湖朝堂,名利任求,甚至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都無不可……只是有一條,但凡在紅塵中沾染過功名富貴及俗緣未盡的,特別是已出師的弟子,一日金丹未成,便終生不能返回門派。
這些情況張若虛或多或少有所瞭解,但他有個疑問:“為什麼一定要出師才能傳授金丹大法?外出遊歷多浪費時間,直接衝擊金丹不行嗎?再說以築基弟子的本事,功名富貴還不是唾手可得,追求那些有什麼意義?”
紀君筠道:“不是這樣的,入世修行不能亂用道術,否則修行就沒有意義了。大約是五千年前,李家老祖宗下界渡人,留下一部書叫《平凡經》,這部經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失傳了,但經中闡述的道理,已演變成現在修真界的共識,那就是一味的苦求長生,長生反而越遠,最後必然累業成災,萬劫不復。甚至還有種傳說,那些已經飛昇仙界的老祖宗,後來又紛紛下凡,在凡世間顛沛流離,受盡悲苦,死後又進入輪迴,在輪迴中輾轉飄泊,直到業債消除,方才復歸仙班。”
張若虛聽得頭大如鬥,忍不住反駁道:“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飛昇成仙還有什麼意義?大家都好好的活完這世不就得了。”
“那不一樣,仙人下界受苦,就和我們修千幻訣一樣,有識凡、破妄、真知的功夫在,是絕對不會迷失的。”
“也就是說仙人下界受苦,和我們入世修行一樣,最終還是為了長生?”
“應該是這樣吧,聽說派裡以前有很多關於仙界的書籍,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全部毀掉了。但是成仙后仍需要繼續修煉,這是百分百可以肯定的事。不然幾千歲幾萬歲的活下去,神仙也得悶死啊!”
兩人雖是步行,但速度也將近有駕劍飛行的三分之一,說著話,不覺便走到中央傳送法陣。
依照紀君筠的指示,張若虛默運真元護體,行到其中一道懸浮符文底下,剎那間巨力湧來把他捲入陣中。
這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