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
《九霄琅書》的輔法《飛行天綱》更不得了,它其實就是升級版的大衍五行遁術總綱!配合五行遁術,練至化境,不僅有千變萬化神鬼莫測之功,更可取代飛劍實現真正的飛天遁地,八荒六合任我遨遊。
《無色神光斬魔劍》乃是內養浩然正氣,於萬死無生的絕地危境,感召天地無上正道,浩浩冥冥間驟然發劍,威能莫測,無可抵禦,一切邪魔皆斬。此斬魔劍最難得處,是經年累月的溫養正氣聚蓄功德,沒有這個前提,遇到十萬火急生死悠關的情況,別說斬魔了,斬一隻螞蟻都不成。
張若虛靜坐到天明,即飛身而起,御劍衝上雲海之巔,放開胸懷盡情呼吸,靜候那旭日東昇。
不片響一輪火紅的巨日,從雪峰雲海間,一躍而起,把億億縷飽蓄真陽的晨曦之光,投向這無邊大地。
張若虛默默吸納著晨光中清新和煦的真陽,隱隱覺得那神秘莫測的無色神光斬魔劍,有了一絲打底的細微積累。
忽忽大半年過去,張若虛【百步一殺】練成,可同時催使兩道劍光在數十丈內上下翻騰,上述各種功法也都有初步成就。
化神訣第二層功夫,下、中丹田已徹底煉化,奇經八脈十去其八,只剩下上丹田及三百六十處隱秘竅穴。丹田經脈煉化的同時,藍晶靈氣也消失大半,或化作養分填進四個小傢伙肚子,或化作藍晶真元漫布全身。
~
這日黃昏,張若虛悄然矗立西山門外回雁峰頂,整個人就如一把出鞘的藍晶利劍,流光溢彩,湛然奪目。
身穿的仍是入門時配發的那套逍遙裝,經過這些年的日夜溫養,這身裝束也脫胎換骨,原來的布帛色彩早染作片塵不沾的純藍,最近又在其外蒙上一層淡淡紫光,彷彿晨曦又彷彿落日,給張若虛鍍上了幾分神秘色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斯情斯景,大丈夫當彈劍悲歌,少年郎當振臂獨嘯。張若虛則只是平抬右臂,遙指落日。
一束暮光,從指間黯然射出,波浪般蜿蜒探向西天,彷彿在挽留落日,又彷彿在與往昔江湖歲月揮手道別。
這便是真元遍佈全身後,勉強發出的吸星納月大法第一擊【魔爆】,因其中包含有張若虛對落日遲暮的感悟,故另取名為【暮光之觸】!
【暮光之觸】看似少了【魔爆】那種無比恐怖的爆炸威能,但勝在可以波浪狀的迂迴攻擊,收發由心還不怕反噬,比直來直去的【魔爆】要適用許多。缺點也仍舊一脈相承,耗時耗力只能偶爾一用。
看著這束【暮光之觸】直射出十數里外,方才爆成煙花,漸漸消散,張若虛心中豪情湧起。
誰說夕陽近黃昏,於我依然無限好!
迎著殘照,駕劍離峰而起,劍光霍然回折,團團旋轉,扶搖直上九霄。此乃《鯤鵬怒飛訣》所化生【鯤鵬怒飛劍】第一式,【扶搖直上】!
眼看去勢將盡,劍光陡然兩邊分開,有如大鵬展翅,掀起驚濤駭浪,連綿不絕,波及百丈方圓上下左右空間,威力奇大。此乃鯤鵬怒飛劍第二式,展翅高飛。
下面還有第三式第四式第五式第六式,但張若虛水平有限,今天只能表演到這。
但是還沒完,還有《上清含象訣》演化的【永珍歸元劍】,《藏天偃月訣》所化的【修羅偃月劍】,這兩大劍術張若虛都分別修成一式,雖則不如鯤鵬怒飛劍那般熟練,倒也中規中矩,盡得精華。
演練完畢,張若虛默默吸納天地元氣,補充剛剛消耗掉的真元,任由小飛飛載著他慢慢降落,低飛向地。
剛才試演的功法劍術,實在太耗真元了。張若虛心裡感嘆。
無論【暮光之觸】又或鯤鵬怒飛劍,還是【永珍歸元劍】又或【修羅偃月劍】,無一不是耗時又耗力的三板斧大招,用來強攻偷襲還可,一旦遇到實力相當只宜久戰的對手,那就相當之危險。至於無色神光斬魔劍,這種不到生死光頭連頓悟資格都沒有的奇功,只能視之為保命逃生的最後一根稻草,平時想都莫要去想。
看來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儘快修煉五系道術,以及無須藉助五行符也能隱身的中級五行遁術。
這時候小飛飛已經載他落到地面,張若虛睜目四顧,不禁大為訝異。
原來小飛飛自顧自一頓亂走,居然落在他從沒來過回雁峰西北山麓,一個呈椅子形狀凹陷下去的高谷之地。
谷地中央有個小小的半月湖泊,水色碧綠如翡翠,尤為奇特的是,與湖泊相對的雪白沙灘,亦同樣是半月形狀,兩者緊密相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