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4/4 頁)
隊,特別是主將張若虛的搶眼表現,環岸觀眾有目共睹,因此當他率隊昂揚直入北湖賽區時,無論觀眾還是茶道會的組織人員,都情不自禁鼓掌相迎。
【文】茶主持人方伯韜教授,面白無鬚,年過不惑,中等身材體格寬厚。待眾人落座,肅然而起道:“自太祖淮水大捷至今已有百年,百年以來,雖然邊戰頻繁,但並未危及內地。我大越百姓安享太平,樂而忘憂,不知天下四國,終有大戰統一之時。各位都是棟樑之材,於此不知有何對策?”
參加此次茶道會的,九成以上是太康學府的文武學子,像張若虛這類應邀而來的社會青年,連十分之一都未到。這些人有名望、有身份也有顧忌,自然不肯跟武道院這幫血氣方剛的牛犢子較勁,基本上都奔【文】、【政】、【玄】三杆大旗去了,少數幾個自恃武力超群想在楊欣面前露一手的,也被張若虛深藏不露的實力震撼到了,這些人狡猾多端且又眼力高明,比武、摔跤剛開始就發現苗頭不對,連忙裝愚扮痴急流勇退,只有那位先天高手心懷僥倖想混水摸魚,結果還是被張若虛打得灰溜溜抱頭鼠竄離場。
無論古今中外,青年學子都是最喜歡討論天下大勢的,太康學府的武學士也不例外。因此方伯韜題目才出,取筆攤紙蘸墨之聲,就響成一片。
張若虛卻沒有急於動筆,他這三十四年的經歷,凡夫俗子幾輩子也趕不上。他出身南越,但長於邊塞,少時足跡遍及黃河兩岸,對魏、同兩國的瞭解,遠非身邊這些生於斯長於斯的越人可及。相反對祖國南越的印象,卻是最近才剛剛形成。
少年時曾經想過的問題:天下何時一統,又統一於何國何人之手?在這個意想不到的場合,再次浮上心頭。只是今時今日的張若虛,靈臺何等之清明,這個念頭剛剛浮起,識海便翻翻滾滾,驟然躍出幾幅舊日畫面。
‘
“不好了不好了,沙蟲進壩子了,大家快逃命啊!”
一片雞飛狗跳的混亂中,那位青年公子沉著無比的走下樓來,抱拳道:“這位仁兄請了,鄙人唐希聖,中原大同國人氏……”
畫面跳轉,那青年公子微笑道:“安琪,你又忘了嗎?我說過作為大同皇室安陽王六王子的正妻,有些習慣你必須儘早改過來,是我們中土,而不是你們中土,明白嗎?”
“親愛的六王子殿下,對不起,我總在這方面犯錯。”
“你又錯了,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