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廣洋呱呱墜地了,天機閣才來人告知:'只要不離開鐘山,一家子就可以活下去,揚州的張氏後人也不會有麻煩。'
後來鄭廣洋長大,和皇四子趙輝明成了至交好友,這個禁令又變成:'只要心向越國,其他一切好說。'
“意叔,你是不是把那份密圖藏在玉門關了?”末了,張若虛很感興趣的問。
“藏玉門關那不是成心害你?我記熟後,本想一把火燒掉,結果發現根本不著火,只好沉江了!”
七夫人笑眯眯的道:“沉得好,這樣就算他們能得到另外半張圖,也造不出真正的黃龍大炮了!”
“意叔上交的炮身構件並不完整?”
“對,省掉了一個極小的構件。那小東西很可能是黃龍大炮的核心機密,因此我早就想好了,寧死也不交的。”
“他們手裡頭不是還有正牌的黃龍大炮,難道那炮不能拆?”
“不是不能拆,而是拆不了。因為鑄炮的辦法是先鑄小炮,小炮鑄成再澆上厚厚的黃銅,黃銅外面又抹一層融化不了的古怪東西,本來只重千斤的小炮,就這樣變成重達萬斤的黃龍大炮。當年為把那二十門炮悄悄運到前線,趙弘可是使盡吃奶的力氣,專門打造十艘五牙大船,結果仗打完,其中一艘觸礁沉了江,船上的兩門炮也跟著陪葬。還有兩艘被饞紅了眼的魏國水軍搶去了。剩下的七艘船開回太康,不想卸炮的時候發生意外又沉了一門。19712年高宗繼位,兵部尚書逢迎上意,想破解黃龍大炮的秘密討好他,用堵炮口的辦法強行炸開一門,當場炸死百人,其中還包括那位看熱鬧的尚書大人,結果什麼秘密都沒得到,倒把高宗氣得直咯血,從此脾氣暴躁,到死也沒有緩過來。”
七夫人笑得直打跌:“這麼好笑的事,怎麼不早點告訴我。”
“你要知道了,還不得告訴廣洋,廣洋那性子,還不得捅翻天去!”
又道:“不僅大炮拆不得,炮彈也同樣拆不得,強行拆解的話,照樣是一炸一大片。更可笑的還是北魏人,拼死拼活把炮拉到長安,才發現只顧運炮,炮彈一顆沒撿,全沉到淮河裡了。結果四門大炮一聲不響,只能推進軍庫,堆在那裡發黴。”
故事越是惹人發笑,就越說明越國君臣對黃龍大炮的重視和忌憚。越是受到重視,一家人要遠走高飛就越難。
張若虛有五行遁術,有青紫雙劍,倒是不怕天機閣的追殺,問題是他不能拿全家人的性命冒險,因此為今之計,只能先留下來,看看有沒有商量餘地。
打定主意後,便給師父李慕白髮報告,重點交待了聖帝教的事情,順帶也提到自己家人的困局。
三天後,收到師父的飛劍傳書:'聖帝教之事,已著傅衝、陰五娘、靈素分赴三國調查。傅衝未至,切勿輕舉妄動。你之私事,待王任軍或周紫陽丹成後返越可定。'
這聖帝教行事,真是詭異隱蔽之極,竟連逍遙派這等堂堂大派,也是現在才知。難怪師父會這麼重視,立即派人著手調查。
王任軍和周紫陽是張若虛在萬劫世界的隊友,也算是老相識了。這兩人在越國的地位都非同小可,一個是軍方大佬,一個是文壇領袖,如今前者稱病不出,後者歸隱江湖,其實都是聽從掌門召喚,回逍遙派試煉去了。
不管兩人誰回來,只要肯幫忙說項,天機閣有了臺階下,自然也就不會為難意叔他們。
至於那什麼黃龍大炮,對人間帝王也許是統一天下的絕頂神兵,但於修仙者而言,那真是不值一哂。不要說以制器聞名的玄教五宗,就是逍遙派的天工坊,比這厲害千百倍的大殺器也有的是。但這些大凶器,都有專門的禁制,非金丹真人不可破解使用,即使流落人間,也不會造成什麼災害。至於把圖樣遺落凡間,指導工匠製造殺器——誰要膽敢這麼做,勢必受到修真界全體追殺,任你有天大能耐也必墮輪迴。
第071章 『茶道會』上
沒等二師兄傅衝過來,趙輝明先找上門來了。他是代表武道院楊欣院長、玄道院龍冠鱗教授,邀請張若虛去參加四月初一在玄武湖舉行的茶道會的。
張若虛接受了邀請。
趙輝明走後,張若虛向鄭廣洋問起茶道會的來歷。才知道這是一套流行於文武學士間的新興集會活動:以江南蘇杭一帶的'茶試'為基礎,結合中原的'踏春'以及東北'行武會',集眾家之長,融遊樂習教為一體,是仕子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切磋交流、展示並證明自己所學不虛的舞臺。
茶道會的規矩很多,光是門類就有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