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過一絲驚異之色道:“周老弟,那是什麼東西?呵呵,你這不是折煞我嗎?比起你來,我的眼光太狹窄了,技不如人啊,哪還能給你做什麼鑑定呢?”
他不由苦笑一聲,說來他這話也是大實話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都要拿著古董讓黃師傅黃德清等人來幫忙掌眼,而不久前的一個事實證明,他周志航的鑑寶眼力和見識都遠遠地超過那一干人,如此就更不用說是自己了,兩個人相比簡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啊。
那一刻,董文強心裡有著莫大的疑惑,他真不知道周志航為何突然有此請求,他要給自己看的東西又會是什麼。
“董先生,你謙虛了。”周志航端正神色鄭重其辭地說道,“這種東西我覺得你肯定比我知曉得多。你先看一看吧。”
說著周志航將那個用綢布緊緊包裹著的那枚玉璧輕輕地擱放到了茶几上,並只見他將之慢慢地展開了。
“哦!”
當那一塊不久前出土的高古玉器乍然展現在眼前的時候,那一剎那間,董文強兩眼不自禁地瞪大了,臉色也瞬時劇變。
“周老弟,這……這是高古玉器?!”董文強驚呼道,“是剛剛才出土的吧?!瞧土鏽狀況,極有可能出自長江以南的地方。”
後面那句反問的話語他聲音明顯是刻意壓得很低,周志航鄭重地點點頭,沉聲回答道:“正是!董先生,你好眼力啊!一眼就看出來此物的由來了!看來我沒有找錯人啊!”
從董文強那劇烈的反應裡,周志航一下子便有所覺察了,如果不是經常性地接觸這一類出土文物那怎麼可能一見到相關的東西就脫口而出地說出了個所以然來,而且聽那語氣,堅定不移,肯定是認定了的,才有那等把握。
有此可想而知了,董文強他以前沒少接觸出土文物,換而言之,他做過文物走私的買賣,這一點看樣子是不用猜疑的了。
“我果然沒猜錯啊!董先生應該是這場上的好手,他精於做文物生意吧?希望他也樂於和我們合作。”周志航暗暗地想道,此時此刻,他心下里自是感到特別地高興,如果幫龍小羽他們聯絡上董文強這條線了,那就一切好說了,也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兒。
――似乎這一切都在周志航的意料當中。
“周老弟,你過獎了啊。皮毛功夫而已!”董文強搖搖頭謙遜道。
與此同時,他的視線定格在那塊玉璧上,周志航一眼瞥處,分明能捉摸到對方目光中的那股熾熱之情,從此能夠判斷出來了,即他董文強對高古玉很是有股喜愛的情緒。
“……”周志航莞爾不語,只是眼睛一瞬不瞬地凝視著董文強。
隨後只聽董文強讚歎不已地說道:“周老弟啊,你這塊玉璧很不錯啊!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製造而成的,從它的玉器樣式以及其他的特徵來看,該當是戰國時期的玉器!附帶有錯金錯銀的銘文圖案,在那時候恐怕也有達官貴人才佩戴得起吧?!依我說,價值不菲哪!”
周志航笑笑道:“哦,是麼?有這麼大的價值?”
他這自然是在明知故問,而實際上對於那麼塊完整精美的高古玉器他早就看得再明白不過了,哪有不懂這些情況的道理,所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來這一趟當然不是為了請董文強給他看東西,而是另有目的。
董文強鄭重其事地點頭說道:“想必你也很清楚了,和田羊脂玉近年來在玉石市場上炒得很火熱,頂級的羊脂白玉已經以克拉來計算價錢了啊,而你手上這一枚玉璧,恰恰是品質比較好的和田羊脂玉製造而成的,更值錢的地方主要在於它蘊含的歷史價值,同一質量的老東西和新作品自然是沒法子相提並論了,價值會相差很大的。周老弟,你知道為什麼出土的玉器顏色會很暗淡麼?怎麼才能還原它的本來面目?你這一塊玉璧只因為是剛出土沒過多久,所以遮掩了它原本很多的光彩。”
董文強一連發出兩個疑問,周志航作凝思狀,良久才回答道:“董先生,我對玉的瞭解不是很多,或許,畢竟它是出土的文物,受到了土壤經年累月的侵蝕的緣故吧?”
他嘴上雖然這麼一說,隨口猜來很不確定似的,但是,他心中的答案卻是另外一番模樣。
周志航對此一清二楚,但凡出土的古玉,多數有色沁,但暗淡不顯,因此以還原為貴。
如果得到一塊真舊而有多種色沁的古佩玉,藏而不玩,則等於暴殄天物,得寶如得草而已,通常出土的我國古玉,因為出土的地點不同,所以蝕鏽和色沁的性質亦不同。
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