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2/4 頁)
把嘴都堵上了。”
這羅俊辦事,還真是讓人放心啊!
杜昂帶兵一直猛攻洛陽的西城牆,由於是從內城攻打,所以城頭上很多防禦建築都沒有用了,比如說城門樓啊!那都是單向衝外的。
算是降低了一些杜昂攻城的難度,杜昂並沒有只攻打麗景門,同時還攻打了宣輝門,不拿下西城牆他是不會罷休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 九六城
洛陽西城有兩座城門,南有麗景門,北有宣輝門。
雖然同是城門,但是宣輝門的名聲卻大大的不如麗景門,當然這也是因為宣輝門太普通了一點。
再加上麗景門珠玉在前,這有了對比自然差距就更明顯了。
就連從西邊來的百姓,如果在不忙的情況下也大多走麗景門,寧願在城外排隊,也不想多走幾步道。
久而久之這宣輝門就顯得不起眼了,就連朝廷對宣輝門都有些疏忽了。
這次甕中捉鱉,宣輝門的守將就是付和泉,跟宣輝門本身一樣,表面上並不起眼,之所以能成為鎮守之將,完全就是因為資歷。
付和泉守這宣輝門,足足有二十三年了。
但洛陽城的人鮮有人知道,付和泉跟杜昂之間是有一些關係的,這點關係甚至連杜昂本身都並不知情。
杜昂的平妻侯氏,其實跟付和泉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要不是當時的侯家為了攀附杜家,估計二人早就雙宿雙飛花熟蒂落,孩子都不知道生多少個了。
侯氏是個柔弱之人,而付和泉也是一個平庸之人,自然幹不出私奔那種大逆不道的事。
最後付和泉眼看著侯氏上了大紅花轎,雖然二人沒有成為夫妻,但私下裡卻義結金蘭,變成了義兄義妹。
二十多年過去了,兩個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但這份兄妹之情一直記在心中。
付和泉自然不想幫杜昂,但付和泉卻必須要為侯氏著想,所以在守城的時候,付和泉故意放了水。
杜昂明明猛打的是麗景門,反而宣輝門卻先被攻破了。
底下的兵卒可不是杜昂,會考慮那麼多,什麼埋伏圈套的他們根本就不會想,看見門開他們就往外衝。
他們接到的命令就僅僅是攻破城門,既然攻破了那就好了。
已經有一部分兵卒出了宣輝門,那麼杜昂也只能走宣輝門,這個時候總不能分兵吧!
不過杜昂選擇了相對穩妥的方式,那就是兵佔宣輝門。
杜昂很清楚他要的是退路,而不是馬上離開,洛陽城這麼重要的地方不可能輕易放棄。
作為都城,那是有很強的象徵意義的。
有了宣輝門,也就意味著有了退路,杜昂把大量的斥候撒了出去,就是為了確保自身的後路無憂。
葛洪始終相信姜衍就藏在苑囿之中,這樣才符合姜衍皇帝的身份。
洛陽城中有苑囿,洛陽城外也有,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苑囿,那就是單圭靈昆苑。
裡面的景色美不勝收,奇花異草應有盡有,也是姜衍最喜歡的一處苑囿。
當杜昂的斥候進入這裡的時候,就受到了強烈的阻撓,最後只有一個斥候活了下來。
據這個斥候所說,他在單圭靈昆苑中發現了華蓋。
什麼是華蓋,那就是帝王出行時馬車上的遮陽之物。
也就是說有華蓋的地方,必有帝王。
以姜衍好大喜功的性格,知道了實情之後,肯定不會讓手下的人用華蓋混淆視聽的,在姜衍的眼裡面子比什麼都重要。
那麼姜衍十有**就在單圭靈昆苑中,其最大周圍約是十一里。
要知道洛陽城,俗稱九六城,東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
如果攻打單圭靈昆苑,那勢必要集結兵力,可是洛陽城還有十一座城門在朝廷的手上,這個時候杜昂也不敢輕動啊!
好在在司隸區域杜家的影響裡是很大的,就算是姜衍想召集各路大軍平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杜昂決定先把洛陽城掌握在手中,這比什麼都重要。
姜顯也在城中肅清殘敵,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要知道洛陽城可不是長安城,除了申、韋兩家就沒什麼大世家了。
在洛陽城中,隨便一塊石子扔出去,就能砸中一個世家子弟。
白家等一眾家族都全身而退了,可剩下的那些世家可還都在城中呢?這些人只能被迫投靠姜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