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部分(第4/4 頁)
問題更嚴重。
單身汪們至少還可以有個地方住,能吃飽肚子,甚至可以自己解決。
但如今,整個帝國內部有著超過兩百萬以上的庶子、餘子,他們無立錐之地,無擋風雨之所。
只能寄居於父母羽翼之下,依附於父母保護。
而地方官則因為種種情況,或是心軟,或是出於同情,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能說他們做的錯,但這個情況,劉徹是決不允許發生的!
異子分科之制,不僅僅是削弱宗族力量的法寶,更是中國未來殖民世界的根本依託。
沒有這個制度,劉徹去那裡找移民?
必須用法律,將人民從家裡趕出來,趕去遠方異域,去拓展他們的家庭,創造他們的未來。
當然此事,還得從長計議,至少得拿出一個妥當的解決方案,怎麼著也得儘量減少暴力執法的次數。
但,強制將百姓家庭之中,沒有出路和土地的庶子、餘子們送去安東、河西屯墾,卻必將成為國策!
起碼也得堅持一百年不動搖!
想到這裡,劉徹就對周亞夫道:“長平侯,朕聽說卿有四子,皆以成年,未知卿對世子之外諸子的安排?”
對於平民而言,他們的庶子,那些不能得到繼承家業權力的孩子,只能任由他們去自尋出路。
這也是秦漢時代遊俠興盛無比的緣故大量的庶子不得不冒險去從事一切可以找到生路的機會,他們沒有土地,也機會沒有訾產,只能從事遊俠的行當。
但貴族就不一樣了。
貴族的庶子,那也是貴族!
便如周亞夫,雖是周勃庶子,不得嗣位,但卻也撈了河東郡郡守的位子,等到他哥哥周勝之坐法被廢,他就順位成為了條候。
周亞夫聞言,沒有多想就答道:“臣共有四子,長子韜,次子策、三子信,幼子威,長子得立世子,次子如今在安東為細柳營屯墾團都尉兼細柳令,三子信從軍,為細柳營司馬,獨幼子威尚在求學……”
劉徹聽完,想了想,就道:“這樣吧,就讓卿的幼子為細柳營屯墾校尉,即刻赴合黎山率民屯墾……”
周亞夫一聽,他立刻就明白了過來,天子這是要讓他帶頭,給天下公卿做一個表率。
也沒有想太多,立刻就道:“諾,臣謹奉命……”
但他那裡知道,自己這一答應,隨即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餘子屯墾浪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