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4/4 頁)
在打著冷戰。
劉徹搖搖頭,道:“諸位擅權都是各縣市集的棟樑,孤在這裡透個風,馬上就到歲末了,孤打算上奏父皇,在關中各縣各市集的擅權之中加一個規矩,這個規矩叫做‘末位淘汰’,與現在官場上的考績一樣,會有少府官員會同御史大夫衙門,對所有關中市集的秩序、經驗情況,守法情況進行考績,排名在最後十位的擅權,統統要重選,並且被廢黷的擅權,三年內不可以再次參選!當然了,有罰,自然有賞,考績在前三的擅權,要重賞,至於怎麼賞,孤還要請教皇父,但孤可以保證,起碼能有一個關內侯的名額!”
劉徹這話一出,擅權們立刻就只感覺眼前一黑,有種天旋地轉的感覺。
漢室軍功勳爵等級,跟秦代一樣。
一共二十一級。
頂點是徹侯。
但與秦代不同的是,秦代的軍功勳爵,是配合著名田宅制度一起實行的。
故此,在秦代,每一級的爵位,都有著相應的限制。
譬如,第一級跟第二級之間,所能擁有的土地限額和房屋大小面積,都完全不同。
換句話說,在秦代,你就是有錢,假如沒有爵位,也不能擁有土地和房屋。
但在漢室,惠帝以後,名田宅制度就基本上名存實亡了。
先帝在位時更狠狠的補了一刀,使得名田宅制度徹底消亡。
所以此時,在民間,你就算是個只有一級爵位的人,只有有錢,任性,想買多少地買多少地,想造多大的房子,就造多大的房子,甚至要是在偏僻的荒山野嶺,你就算蓋個皇宮,自稱朕,只要沒有人發現,沒有人舉報,那也隨便了。
但是,這些只是低階爵位。
事實上,十七級以上的高爵,就會開始擁有一些政治特權了。
關內侯是第二十級爵位,僅次於徹侯。
擁有許多政治特權。
譬如說,關內侯犯罪。地方官什麼的級別低了是不能審判的,必須由兩千石級別的大官審判、定罪,然後還要由廷尉批准。
又。關內侯也有食邑,雖然基本都是一百到五百戶之間,而且不是固定的地方,就不過是每年按照食邑戶數,朝廷發錢給關內侯而已,不似徹侯,封地固定。在封地裡,徹侯就是土皇帝,甚至能指派一些地方的低階官員。
然而。這卻也足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