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的、沉著的、內斂的、舒展的。
成都近來好像有一種莫名的焦灼,很想在短期內名重天下;若是現在還沒能一夜走紅,那就自己先把自己的感覺弄紅了再說。前兩天在街上看到大幅廣告“中國國際桃花節”。至於嗎?不就是每年春天成都東郊龍泉驛的桃花開了嗎?當然可以叫“桃花節”,很俏麗很動聽很讓人想入非非的說法。搞這個節,請一些歌星來走走穴也很正常,有興趣的去買票聽聽,沒興趣的就徑直坐到桃花樹下喝茶曬太陽打瞌睡。這種本城傳統的踏青遊樂方式,跟“中國”這個概念扯在一起都很牽強,怎麼還扯到“國際”這個詞上去了?
凡事多少都有點交叉感染吧。成都周邊還有一個踏青的好去處,在新津縣的梨花溝。去年我去過,很舒服,我們幾個朋友在梨花樹下吃農家土雞,香得不得了;雪白的梨花瓣就飄到碗邊。今年,我原來單位的一幫同事去了梨花溝,回來沮喪地對我說,漫山遍野彩旗飄飄,把梨花都給擋住了。我想,也是啊,成都那麼鬧騰,那麼攻勢凌厲,那麼“國際大都會”兼“東方伊甸園”地喊聲震天,新津梨花溝的農民兄弟們置辦些彩旗來呼應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
最近跟著鬧心的是一年一度的全國糖酒會又要開始了。這糖酒會倒不是最近才開始的,可能有10年了吧,等於是成都春天一個自然災害,其典型症候就是堵車堵得人沒脾氣。現在,大街小巷都在搭廣告牌、扎大氣球、裹標語布。我單位出來的那條街已經被一家著名酒廠買斷了,滿街都是吆喝的字眼,嘮叨得讓人直想求饒,好了,好了,我們知道了,知道了。這酒廠廣告的用色倒也是黃色,明黃,眩得頭暈,讓人很有壓迫感。
我原來一直認為,一個城市的氣質和性格基本上是不能改變的,它是由歲月和歷史繁衍滋生的,它與生俱來有一塊文化的胎記。我還一直認為,對於成都來說,個性中的安靜、涼爽、滋潤、唯美、不易衝動、微微頹廢,這一切,是不易改變的。但是,經過這大半年高強度的資訊轟炸,我現在開始有點犯嘀咕了。
2004…3…16
//
………
喝一口啤酒的機會
………
很多年前,我原來供職的報社的一位體育記者從雅典採訪回來,對我們說,雅典簡直就是成都嘛,一到晚上,遍街都是冷啖杯。
希臘在歐洲以休閒著名。其實整個南亞都有這個風氣,你看,這兩天英國首相布萊爾夫婦到義大利度假,盡地主之誼的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扮相就相當俏麗休閒,謀殺了記者的很多菲林。貝氏是個好玩的傢伙,屢屢語出驚人不說,還出情歌專輯、做整容手術;這回歡迎布萊爾,他身穿一套白色運動休閒裝,像模特一樣故意敞著懷,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頭扎一塊白底棕色小圓環圖案的絲巾,媚死個人。據說,他扎這塊絲巾主要目的不是秀一把,而是遮擋他剛剛做完的植髮手術的疤痕。不容易啊,已經是67歲的人,還這麼臭美,心態真是年輕。
貝氏的政敵罵道:“他戴頭巾的樣子真是又愚昧又可笑,簡直像70歲的老婆婆穿迷你裙。”這口氣很像當年艾森豪威爾諷刺麥克阿瑟:“一個五星上將,整天打扮得像個19歲的少尉。”不管怎麼說,大家愛看啊,也跟著學啊,就這兩天,歐洲很多地方包括希臘,突然出現了很多扎頭巾的男子,很多頭巾專賣店生意火爆,銷售量大增。
這次奧運會上,希臘一家啤酒廠的廣告是:“奧運會,喝一口啤酒的機會。”呵呵,真是歐洲冷啖杯的盛地啊。不知道他們是否需要下酒菜,就是有,估計也沒有煮毛豆和兔腦殼,這有點遺憾。
希臘一方面“快樂奧運”的理念相當感染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開幕式眾人稱讚不說,賽場內外的組織管理也是井井有條,讓人信服。看報上的報道,有兩個例子很是打動我。一是伊拉克代表團抵達希臘的當天,接待的希臘官員對這些從苦巴巴慘兮兮的國家過來的運動員們說了一句話:“比賽結果只有兩種,但快樂有很多種。希望你們在雅典收穫快樂。”再一個例子是美國47歲的網球女將,那個老當益壯永不言敗的納夫拉蒂諾娃,到希臘三天後,看到希臘人一杯咖啡喝3個小時的生活節奏,都呆掉了,然後無比羨慕地說,希望希臘能把他們的生活方式出口,她還說:“參與奧運會,這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據說希臘人的幸福觀有一順口溜:“世人健康為第一,可人容貌為第二,第三生財且有道,第四友人見你總年少。”第四條想來是他們的鄰居、義大利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