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是,在小雨出生的第三天,醫生來給他測體溫時,說他的黃疸一直沒有退去,需要光照治療。婆婆說黃疸是每個寶寶剛出生時都有,過一定時間,會自然地退去,不需要花錢治療。當時那名醫生也承認了這一點,但下午時,那名醫生再來測寶寶一次體溫時,堅持要進行光照治療,當時婆婆不在,欣樂也就同意了。
光照治療,寶寶是被帶進光照室24小時和母親隔離,只有定時送奶粉或奶水,婆婆一回來見不到孫子,心裡那個慌就別說了。農村人,聽說有些人為了生男孩,在醫院裡買通醫生,把寶寶掉包了。二十四小時隔離,見不到孫子,她最擔心的就是孫子這樣被人換走。
為此,她對於欣樂的把寶寶讓醫生抱走大有意見,一個人跑去嬰兒光照房外面守了一天一夜。夾在婆媳間,陳姐也就為難了,只好一個人照顧欣樂。
每隔二十四小時,醫生會把寶寶帶下來和父母見一次面。醫生把小雨抱出來時,婆婆就把他帶到欣樂身邊。寶寶被光照治療時,需要帶上眼罩護住眼睛,看著孫子除了眼部和下體外,全身被光照得面板髮白,婆婆心疼地不再讓寶寶做光照了。自己跑去藥店裡賣了幾味中藥,研磨成粉,然後用藥粉沖水要喂寶寶。
當時醫院裡的醫生看著她用的是一小包藥粉,說句不好聽的,那幾包小份的藥粉有點像電影裡三流角色用的毒藥一樣,欣樂也不知道這婆婆要茶毒寶寶呢還是給他喂什麼東西,當及搶叫醫生搶來那碗開水和藥,就扔掉。
“你們這醫院太坑人了,初生寶寶患個黃疸把他整成這個樣子,而且治療又貴,二十四小時就要一千多塊錢,我們那的孩子就吃四天草藥就退掉了,而且也不過二十塊錢的藥。”婆婆看著自己親自抓來的藥被扔掉了,氣急敗壞的和醫生吵了起來。
“在這裡,我是醫生,我說的算,不允許你那樣做。”當時一名醫生跟婆婆吵了起來。
“我也會醫術,我們那的寶寶都吃草藥的,他是我孫子,我有權給他喂藥。”婆婆說。
“你會醫術又怎麼樣,你如果有醫師執照的話,我可以考慮,如果沒有,那麼你得尊重我們院方的決定。否則,你孫子出現什麼問題,我們院方不負責任。”醫生反問她。
“中醫不需要執照,我們只要醫術。”婆婆回答。
對著醫生的那句話,欣樂早就被嚇住了,她從來沒想過婆婆學過醫術,而且以前她風溼病發作時,都叫小刀給她抓藥的,所以欣樂完全聽從了醫院決定,讓醫生抱著寶寶去光照。
“就這黃疸,按照醫院裡亂來的話,一個星期一療程,不退的話,要兩個療程,這得用兩萬塊錢啊,我們不是有錢人。”婆婆說著堅決說從醫生懷裡搶回孫子,非自行用藥。作為中間人的陳姐最後也隨院方的決定,花多少錢不要緊,只要寶寶能平安無事。
見到婆婆這麼固執,欣樂更多的是擔心寶寶,和婆婆鬧翻了起來。“孩子是我生的,我說的算,你要是不讓醫生拿去光照,這就是害他,作一個奶奶,你都不疼愛他;以後你就別想碰他。”欣樂看著婆婆緊抱著寶寶不放,衝動之下,就對著婆婆嚇唬道。
“我只是覺得沒必要花這個錢,只要吃一點中藥就可以了。”最終婆婆敗了下來。
“孩子是我的,我才是她母親,你是不要看著帶著傷口跟你吵架啊。”欣樂很生氣地回答。
“好吧,你不信我,那也沒辦法。”無奈下,婆婆只好把寶寶交給醫生帶走,一個人默默流著淚送著醫帶著寶寶去折騰。
欣樂在產後,婆婆不讓陳姐給她買外賣,而是自己回去給她買了些中藥和魚給她做吃的。但欣樂不喜歡湯裡滲著一股中藥味,最後還是吃了些陳姐買來的外賣。看著兒媳把自己送來的飯菜都倒掉,婆婆總搖頭;這城裡的兒媳不好侍候啊。
“中藥的藥味太重了,我受不了。”欣樂知道有點讓婆婆難堪了,解釋說。
“苦口良藥嘛,我做的是鯉魚湯,可以讓你的傷口收復得快一些。”婆婆說過幾次,但每次欣樂受不了那些藥味,只好偷偷倒掉,其實看這欣樂的傷口,婆婆知道她一直沒有吃下自己送來的飯菜,暗地裡偷偷地流淚了。
就這樣在醫院呆了一週,欣樂的傷口恢復了。但寶寶的黃疸經過光照治療依然沒有散去,欣樂只好躺在醫院裡一邊坐月子,陳姐和婆婆兩一直輪流照看;一邊等寶寶一起出院。後來醫生下來通知,寶寶可能天生有缺陷,如果再治療一週不見好轉,就要轉院治療,必要的話還要換血;這下可把三個女人都嚇壞了。
婆婆想把寶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