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那些個兵丁跟本不敢靠前,等方寧帶著人趕到時一通好殺,也是被平定了下來。倒是中路在杜邊的親自帶隊下,在加上兵力本來就多。已經是把中路方寧留下的人馬逼退得好遠。
匯合了左路人馬,方寧帶著眾人殺向了杜邊的側翼,杜邊不敢相信這些流民的戰鬥力竟然這麼強,雖然他在兩個側路分給的兵力不多,可也是一邊一百個人,還留了個百夫長帶隊。竟然就這麼快被方寧給幹掉了。他自己現在帶的也就還有四百來人。如今又是被方寧在側翼死命的攻打,而前面的敵人任性也是出奇的好,就是死命咬住杜邊不退散。杜邊無法,只得回身保著隊伍邊打邊向林外撤去。
勝利又一次讓眾流民歡呼,方寧也是有些高興,畢竟這次的勝利可都是自己親手打出來的。在說杜邊那邊最多也不過四百來個兵丁左右,看來對方短時間內是不會在打過來了,倒是可以好好的休整休整,畢竟都是流民兵,長時間的打鬥並不能與官兵比。
杜邊在回到營內時一點兵馬現才剩下了三百來人,也是氣苦不已,只得寫了封請罪書給涿郡太守,並讓太守重新再調派些兵馬過來。
自重這幽州讓郭鄖這個座上了刺史之後,這郭鄖是勤修內政,對軍政上也只加重了像靠近公孫贊所佔據的漁陽、右北平等郡縣的兵力,而像靠近內地的涿郡確是空虛的緊,在加上地方上的軍隊的吃空晌,常年不生戰爭倒至的官兵戰鬥力低下,所以才變得方寧能與官兵們鬥了個旗鼓相當,這也是方寧為什麼能靠九百個流民兵也能打勝仗的原由,要不然要是換成公孫讚的兵,保證能把方寧打得飛天入地無門。
一方需要休整外加加緊訓練,一方需要等待援軍的到來,雙方都很有默契的停戰了。方寧當然是求之不得,留下了幾個探子之後,帶上人馬就回後山去了。
二十多天之後,方寧接到回報,涿郡太守再次兵一千向這邊趕來,方寧苦笑不已,看來這個涿郡太守還真看得起自己,竟然前後兵兩千餘人來對付自己這九七百個流民兵。
不過當方寧看到眼前這九百來人時,也不覺嘿嘿乾笑起來。經過上一次的血戰後,這剩下的九百來人可算得上是有質的飛躍。經過方寧簡單的調教,也算得上是有幾分精明的氣色,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新徵入的一兩百號人還是有些看著礙眼。
上一次與杜邊的短兵接觸也是讓方寧損失慘重,沒辦法,回山寨之後只得加寬徵兵力度,原本三十五歲以上者不要現在也不得不把這些人也收了進來。這才算是湊回了原來九百人之數。
仍然同上回一樣,方寧留下二百弓箭兵斷後,自己則帶著四百人向前搭話。
杜邊有點囂張,方寧是這麼認為的,杜邊自己也有點得意,上回的失敗太守大人不但沒有責備自己,還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一下子給自己帶了一千兵卒過來,加原來的三百人和一些受傷後逃回來的,可就是一千四五百號人了,比上回八百人整多了差不多一半之數,杜邊能不得意嘛。
方寧看杜邊整一付小人得志樣,也賴得理會他,直接手一揮帶著隊伍撤進了樹林裡去了。
杜邊確是一點阻攔的意思都沒有,看著方寧進了樹林,嘿嘿一陣陰笑後,手一揮,只見從大部人馬裡一邊分出一百五十人分左右兩側向林內襲去,中路人馬確是站在那好整以暇地觀望著。
看杜邊如此,方寧總覺得那個地方不對勁,可又一時想不起來是哪裡疏忽了,可兩側的官軍正在慢慢的逼近,方寧無法,只得下令也兵分三路,自己帶五十人留守中路,左路去二百個弓手,剩下的刀盾手全部去右路,分派已定,方寧也只得等著中路的杜邊起總攻擊了。
這時林外的杜邊確是一聲斷喝:“點火”不一會,林內左右兩側已經是大火熊熊。
這秋未裡天乾物燥的,滿地的落葉,火一點就著,再加上在林內樹木也很是茂密,這火一燒起來當真是不得了。林內諸人一通混亂,方寧趕緊招過左右兩路人馬集中,這時中路的杜邊也正式的起了衝峰。一千四百對九百,杜邊要的就是要逼方寧與他決鬥,從而以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完全擊敗方寧。
左右兩側的火是越來越大,給方寧的迴旋餘地也是越來越小,方寧無法只得讓弓箭手斷後,自己帶著四百刀盾手先向山內撤去。
二百弓箭手哪能射得急一千四百人,更何況杜邊這回也是多有準備,每人皆拿著一面臨時趕製的木盾,雖然粗糙的緊卻很實用,大大減少弓箭的擊中率。
兩百弓箭手也是邊射邊退,到最後出得樹林空曠處,確是轉身一窩蜂地就向山深處竄去。那杜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