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殺了牛輔,呂布亦是消了小半的氣,自知此處已不可為,自引兵馬往投袁術去了。
卻說剩下郭汜、張濟、樊稠、李傕四路人馬,趕走了呂布後,從此長安再無人敢與之相抗,一邊又差人拿了王允全家宗族老幼,一併殺之。可憐王允忠於大漢,算計無數,到頭來,卻仍是落得個不得善終的後果。
只是可惜長安城盡入了郭汜、張濟、樊稠、李傕這幫殺才之手,又去了王允等一幫忠心大臣,這大漢朝,更加不堪矣。
應書友的話,今日爆,有四到五更,第二更到!有金磚的朋友,還請扔我幾塊哦!!沒收藏的朋友也記得收藏個!小山在這裡給你說謝謝了!
………【五十六 賣人情與曹操】………
初平三年四月,公元一九二年夏四月,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及董卓義子呂布共謀誅董卓,並夷其三族。後有董卓部將郭汜、張濟、樊稠、李傕,出兵為董卓報仇,攻破長安,大敗呂布、王允。呂布出走河東,王允被殺。自此郭汜、張濟、樊稠、李傕獨霸朝堂。霍亂朝庭,天下愈加大亂。
三年秋七月,兗州黃巾復起,轉竟百萬,刺史劉岱引軍戰賊不利,兵敗被殺,一時間州郡大亂。
兗州治所,東郡稟丘縣兗州牧府,此時正有大小將佐十餘人之多,齊聚於一堂,卻正是兗州內諸有實權的將佐及兗州諸豪強們。
上處,兗州宿將鮑信長聲道:“今賊眾至百萬,寇掠我州郡,百姓皆驚恐不安。前翻劉兗州東平堎一戰,我兗州精銳十去其八,剩下之士卒亦是兵無戰心,全無鬥志。如今,我軍兵疲將弱,諸位以為當如何以禦敵?”
堂上眾將聞得鮑信之言,皆是大驚失色,臉上不復有半分血色。
見堂上諸人,議論紛紛,說逃難的有,說背水一戰的有,更有說乾脆投降黃巾軍的。鮑信暗自嘆息不已,看來又一次被陳宮臺給料中了。
平壓雙手作噤聲狀,只聽得鮑信輕聲喝道:“諸位,諸位,請安靜,且聽某一言如何?”鮑家做為兗州大姓,更兼得鮑信文武雙全,是鮑家這一代裡最傑出的人物。對於鮑信的話,在坐諸豪強多少都要給上幾分面子,見得鮑信出言,在坐諸人皆閉上了嘴,頂著個腦門,淨等著看鮑信的主意。
“鮑某不才,識得一方英雄,其人雄才大略,智計過人,兵法韜略無所不精。其有雄兵十萬,糧草無數,帳下文臣猛將個個了得。”
“其人曾討過董賊,為大義甘願親冒危險以刺殺國賊。”
“其人曾七獻其計,以大破黃巾,視黃巾蛾賊如草芥。”
“如此英雄,諸位以為然否?”
“世間有如此英雄人物,此何許人也?”
“諸位且不聞譙郡曹操曹孟德乎?”
眾兗州名士自是知道如今的朝庭,想管他這兗州之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更何況,如今的皇帝兄還被郭汜,李傕這幫子人玩弄在鼓掌之間呢。
兗州內,在現在這個時間段裡,眾名人大將尚未嶄露頭角,能夠真為大家所知的,讓大家認可的,可能整個兗州除了鮑信、張邈之外,也就只有程昱這位老兄了,其他所謂的名士大儒,估計也只能關著門來做做學問,若要論戰場上爭雄的事兒?說實話,他們還真不敢出來見人。
然則,程昱雖不算寒門,但到四十多歲的人了,卻仍然是位縣小吏,可想而知程昱的名聲,雖有才華,卻像蒙著灰的金子般,並不是如何的閃亮。
兗州無人能敵百萬黃巾,連大家公認的鮑信也不行,同樣的意思就是鮑信自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以抗住這百萬黃巾,他退縮了。而如今鮑信向大家推薦了曹操,曹操是否能行,大家不知道,但是有人能幫他們把黃巾軍擋在前面就可以了,當然,如果能把黃巾賊給打退了,那會更好。
毫無疑問的,有兗州宿將鮑信的著力推薦與擔保,在兗州這麼一個大環境下,曹操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暫時性的兗州牧以代替劉岱的位置。
眾兗州士族們怡然自然地自以為找著了位替死鬼,一位免費的打手,然則,殊不知,這正是曹操想的得到的效果。如今的曹操已經是名負其實的兗州牧,整個兗州軍政一把手了。
曹操接到了陳宮的通知,得了這般喜訊,會著眾大將一通大樂我們且不說,只說曹操即得了訊息,當下不敢怠慢,即著夏侯淵、夏侯敦二兄弟為先鋒,各領軍馬五千,自領中軍並手下大將曹仁、曹洪兄弟、以及李典和新投來的樂禁諸將於後,一路浩浩蕩蕩過白馬出濮陽,至東郡外又匯合了鮑信。二路兵馬,直往黃巾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