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第3/4 頁)
進行災後重建。這用劉愈的話來說,就是在收買人心。
也就是在此時,從北方傳來訊息,說是突厥的進貢使節,已經到邵武關下,請旨進入順朝境內。
突厥從兵敗臣服,到如今已經一年有餘,按照當初的歸附協議,突厥每年要向順朝進貢大批的牲畜來換取大順朝的庇護,這次進貢,也是突厥臣服順朝以來第一次進貢。以前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作戰,雖然有勝有負,但能把外蕃打到臣服來進貢,卻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劉愈心想這是令順朝軍民上下,感受到大順朝國威,進一步摒除三清教的一次難得宣傳的機會,因而在方式上,劉愈也採取了高調的措施,對突厥來使進貢,採用了放榜公告天下的模式,大張旗鼓派人去迎接這批使節的到來。
突厥在戰後這一年時間裡,日子過的很不好,先是達爾多部族完成了對突厥的統一,卻因為在戰爭中突厥人畜損耗太大,一時間根本沒緩過來,這一年多來,草原從西部崛起了不少的民族,來搶奪突厥的牲畜和人口,突厥的疆土也是一步步東遷和南遷,現在只能靠大順朝的庇護才勉強佔據原本漠南的土地,而原本漠北的土地,也被一些新興民族所佔據。
這次突厥說是來進貢,也是想向順朝求援,讓順朝幫他們搶回原本屬於他們的疆土,因而在進貢方式上,突厥新可汗派出了“太子”,也就是緹木爾親自帶使節隊伍和進貢的牲畜牛羊前來,務求讓順朝動心。
戰後的突厥,在人心上也是齊整,他們也知道,現在不團結就要被動挨打,現在順朝可能會容許他們存在,但那些新興的民族不會給他們任何機會。本來常年受著突厥欺壓的一些部族,好不容易等到突厥沒落,有很多也從突厥大部中分離,自己單幹,原本他們需要向突厥進貢,現在他們可以自己過自己的生活,而且侵奪屬於突厥的領土,他們正在一步步發展自己的部族,並往以前突厥稱霸草原的路子上走。
使節隊伍尚未到關中,劉愈卻先看過突厥遞交過來的國書,劉愈對出兵一事不置可否。其實他壓根就沒準備再出兵草原。他還巴不得草原上各部族亂鬥,這樣能讓順朝省心,等他們打的差不多了,順朝再派出軍隊去草原上整合一下,收攏一些投降派的部族繼續幫中原王朝統治草原,省心省力。
劉愈看過突厥進貢的名單,覺得很滿意,這次突厥為了打動順朝上邦來幫他們剷平那些不聽話的小夥伴,算是下足了本錢。劉愈卻對這些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倒是突厥使節,小乞丐緹木爾,這個具有草原風情的小妮子,劉愈對她一直很感興趣,但因為上次緹木爾在長安城時,長安城正完成一次權力的交接,劉愈忙著內鬥,把她的事忽略了,這次緹木爾到長安城來,等於是羊入虎口。劉愈也想好了,這次緹木爾暫時會被他“扣押”在長安城裡,除非給他生下一個小的草原可汗,否則他不會輕易去幫草原人的忙。
在國書最後,突厥的天可汗,也就是緹木爾的父親達爾多可汗,倒是提出“和親”,說是選了不少的草原各部族的“貴女”,隨著進貢隊伍一起到順朝來,到時候要跟順朝“聯姻”云云。但在聯姻方式上,國書上寫的很不詳細,本來這些番邦向中原王朝送美女,都應該是送給皇帝的,但現在順朝的皇帝卻是女皇,難道都送給女皇當婢女就算聯姻?劉愈想了想,大概這些女人都是送給他的,但礙於一些繁文縟節,他們也覺得送些女人來跟順朝的女皇搶丈夫有可能會遭來報復,在國書上他們才會把這些內容寫的很含蓄,含蓄到要讓劉愈自己去猜的地步。
對於此,劉愈並不太感興趣,因為他對常年不洗澡的渾身味道的草原女本身就有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即便是緹木爾,在愛好美麗和乾淨上,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只是劉愈跟緹木爾之間有交情,才會接受她的一些生活習慣,驟然那麼多異族女人要來,劉愈心裡還是接受不了。
不過劉愈很大度,在接到國書之後,馬上把國書公佈,但在這段聯姻內容上做了一定的刪改。其中,把突厥進獻美女的行為,說是要以草原各部的“貴女”,來跟長安城中一些家族來聯姻,達到兩國友好邦交的目的,劉愈也特別在下旨中提到,要在長安城中的大家族當中,選擇一些年齡差不多的年輕男子,來跟這些番邦女人成婚。名義上是讓這些番邦女人來做正妻,其實等於是朝廷把這些女人轉手送給了長安城各大家族,當成是禮物。而這些家族,大多數都是劉愈的嫡系家族,比如說李糜所代表的李家,又或者是隋家。
突厥使節尚未到長安城,朝廷卻已經開始做著事前的準備,甚至連和親的事都分配的差不多。長安城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