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哪個皇子或者是妃子在內,侍奉在皇上之旁?”
蘇彥苦著臉,搖搖頭道:“不知道。”
一問三不知。劉愈就怕現在老皇帝已經賓天,然後秘不發喪。正在劉愈思索著這件事,宮裡的太監出來傳話,說是次日舉行朝會,凡京城從四品以上官員一律都要出席。
劉愈心中的疑慮加深了一層。(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章 大朝會(上)
朝會劉愈並非是第一次參加,其實在慈恩寺祭天的那次規模要比這次要大。畢竟那時藩王及其部屬還在京城。這次朝會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一切事情對他來說都是未知的。
如果蘇哲沒在京城老皇帝就死了,那老皇帝未必敢臨終前將皇位相傳。傳給誰,怎麼傳,怎麼保證傳位後能快速穩定住長安的局勢,都是擺在臨終前老皇帝面前相當大的問題。最怕的還是老皇帝沒來得及傳位就死了,那麼皇位的繼承人的人選問題很可能引來朝廷的一次亂鬥,皇宮的李貴妃和曳夫人都會首當其衝,加上各皇子和公主的部屬,完全是一場公開化的較量。最終的結果,不是朝局分崩離析,就是被淮王漁翁得利。
劉愈現在一沒有號令全域性的地位,二沒有人脈,想輔佐誰不輔佐誰完全使不上力。
第二日的朝會,劉愈和徐軒築都要參加,徐菜花也跟在身後。這是一個“將門世家”,很奇葩的組合,雖然劉愈身邊沒兵,但女兒軍卻在城外有一萬多新軍,或許可以成為左右朝局的力量。剛進正宮門,便見到四公主蘇碧和柴錦夫妻的身影,正面遇上,劉愈也不得不打招呼。
“劉將軍,你可真能!”
從蘇碧口中說出來,即便是一句恭維的話,令人聽著也很不爽,主要是她語氣太沖,擺明了是在消遣你。
劉愈尷尬一笑,蘇碧也沒更多的話,本來柴錦還想說點什麼。被蘇碧拉了一把。柴錦也只能婦唱夫隨。連跟劉愈熟絡的機會都沒有。
劉愈特別留意皇宮的戒備問題,看起來並沒有加強,如果真是老皇帝賓天,不管誰佔有主動,都會先行將皇宮的戒衛加強到極點,然後以雷霆的手段當眾宣佈繼位。說到底就看誰的手段硬。
劉愈看到了李糜的身影。
“怎樣?”劉愈靠近李糜問道,“昨夜是否有人到玉南門防司衙門下過什麼旨意?”
李糜稍一愣,琢磨了一下劉愈話中的意思。道:“這倒沒有。劉兄是怕宮裡……出事?”
這種話在宮廷中不能亂說,劉愈也沒再跟他討論下去。要進正宮先要過玉華殿,有太監檢查身上是否帶利器,之後穿過迴廊坊到了正殿峰翠宮前,裡面已經聚集了二三百位長安城大大小小的官員。文官穿官服,正三品以上為紫袍,從三品以下為藍袍,二者人數相當。武將穿甲冑,只有副都尉以上有資格參與朝會,人數相對較少。長安外大營的將領負責京畿安全。本不應參與朝會,但這次也都奉詔而來。令劉愈更加覺得不解。
難道老皇帝就不怕有何變故這些軍權在手的人不在其位,不能加以控制?
這是劉愈第一次進峰翠宮,平時的朝堂議奏跟他無關,這次的大朝會平日裡只有逢年過節才會有,而且以慶賀為居多,上次連突厥攻破邵武關也沒舉行朝會,這次舉行朝會在劉愈看來,不是老皇帝死了要傳位,就是宣佈繼位的人選。畢竟老皇帝的身體也是有目共睹的,再拖下去,臨終傳位變故更難以控制。
峰翠宮內眾臣雖然說話聲音不大,但顯得很嘈雜,只見在文臣之首,一個五六十歲方臉的老者,正在跟身邊的幾個重要臣子說話。劉愈早就得知新任右丞姓袁名博朗,字餘忠。人如其名,這袁博朗是個愚忠之臣,本已賦閒在家,這次招其入相,老皇帝也是有令其穩定過渡的打算,其人以忠心聞名於朝堂,可說是皇帝託孤的最佳人選。而本來呼聲很高的李遮兒的父親李延年順理成章的落選,畢竟李延年剛從牢裡放出來,雖然補償式的掛禮部侍郎官銜,加封太子少保。說白了已跟當下的官場人脈脫節,不能服眾,被擱置了。
劉愈的老爹劉兆並不在列,定國侯府除了劉愈一個都沒來。
朝會還沒開始,劉愈在這麼個人聲鼎沸的地方等的也有些無聊,這時突然走過來個小太監,道:“劉將軍,外面有人找。”
劉愈轉過頭,便見到韓升在峰翠宮門口向他招手。
劉愈跟徐軒築說了一下便迎了過去,此時的韓升面色也很緊張,手上拿著一封書折,將劉愈招呼到了離峰翠宮大約五十米的地方才停下。
“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