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2/4 頁)
了這麼關鍵的武器,這時被劉愈派上用場。
普通士兵沒見過連發弩,作為月氏國兩大將軍之一,大馬是親眼見過的,當大馬見到劉愈抬起連發弩,馬上取下腰間的佩刀,這時劉愈卻將連發兩箭,將大馬身後兩個力士很輕易解決掉,大馬這才意識到這個看似儒雅的中原使節,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狠角色。劉愈殺人時都帶著笑容,那種自信和狠辣,絕對不是一個知會耍嘴皮的使節。
大馬馬上大聲呼喝士兵,但得到的結果,卻是王后的嫡系士兵湧進正殿。大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神色僵在當場。
劉愈心說還是大馬缺心眼,如果是狡詐的冒頂,事情肯定沒這麼好辦。就算是冒頂不懷疑有詐,心眼多的宋楚也會提醒冒頂事情的各種可能性。
劉愈並未將大馬也射死,弩放了下來,笑道:“大馬將軍,不必慌張,用我們中原人的話說,淡定,請坐,請坐!”
這時的大馬哪還有心思坐,本來他對自己的武技還是很自信的,因而在看到殿裡只有劉愈和王后二人時,連基本的警惕心也放下了。大馬挺直腰桿陳述一句,像在闡明立場。
“大馬將軍說,他不接受在脅迫條件下,你說出的任何條件!”魯魯凡道,“他還說如果尊使敢殺他,他計程車兵會為他報仇!”
劉愈冷笑質問道:“你告訴他,士兵是國王計程車兵,不是他大馬計程車兵,月氏國計程車兵就應該為國家浴血奮戰,而不是為他大馬一人浴血奮戰。今天,我是代表王后跟他談,不是代表順朝,你要讓他明白,如果他不聽,我就殺了他,讓月氏國陷入動亂,冒頂將軍和王后斗的不可開交,到時國力勢微,也許不用花剌人或者是突厥人來,就是樓蘭和高昌,也會將月氏國徹底吞併!”
大馬在遭逢變故之後,將怒火一股腦撒在劉愈和魯魯凡身上,現在經過劉愈的提醒,他在記起來,今天的主導者,是立在一旁的王后。
大馬看了王后一眼,當看到的是王后殺之而後快憤怒的表情,大馬心中有些喪氣。當再聽到後面關於月氏滅國的言論,連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馬也被唬住了。
國亂而國亡。西域這麼多國家,其實最忌諱的就是內鬥,因為外敵太多,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人趁虛而入,不久之前就有個活生生的例子,月氏的鄰國龜茲已經被花剌人滅國。而花剌人雖然暫時沒有進兵的跡象,但一旦月氏國內亂,花剌人肯定不會袖手。
劉愈再說道:“我們大順朝,希望結交的是一個王權高高在上的國家,而不是權臣當道,也許明天權臣就會當國王的國家。正因如此,本使才會答應幫助王后解決現如今月氏國的不穩定因素。
大馬將軍,如果你肯奉王權為正統,那你還可以繼續當你的將軍,在與順朝結盟之後,月氏國東征西討成為西域的領袖國,還需要將軍你為月氏國建功立業,你照樣可以得到百姓的擁戴,士兵的擁護。只是那時,你不再是為自己而戰,而是為國王而戰,為月氏國而戰。你所得到的一切,是讓月氏國更加強大,讓你的子孫封侯拜相更加榮光。”
劉愈侃侃而談,語氣中帶著高傲和自信,他就好像一個演說家,即便大馬還沒聽到魯魯凡的翻譯,就已經被他的這股氣勢所感染。當得知劉愈的意圖之後,大馬心已經動了。
跟順朝結盟,他可以繼續當將軍,以後還可以東征西討,讓月氏國成為領袖國。這可說是每一個月氏國士兵的夢想。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將王權交換給國王,在他一個只喜歡領兵打仗的將軍來說,這根本就無關緊要,只要月氏的權力別落在魯魯凡和冒頂等一系列小人的手上就行。
大馬將軍說了一句,語氣終於妥協,魯魯凡很高興地翻譯道:“尊使,大馬將軍問他要如何做?”
“不需要怎麼做,袖手旁觀就可以,不過要借他的兵符一用。”(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五章 火中取栗(下)
大馬將軍的問題在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下解決,將大馬暫時請到旁殿去休息,王后帶著幾分驚魂未定問道:“使節,接下來該如何做?”
劉愈冷笑道:“王后,既然現在我們現在已經是禍福與共的盟友,有件事必須要問。王后也不可再做隱瞞。”
“請說。”王后說話明顯帶著幾分迴避的語氣。
“國王是真病還是假病,又或者是裝病?”
王后先是一個驚詫,那霎那的錯愕神色馬上被收斂住,當然觀人入微的劉愈不會錯過這麼細小的神情變化。
“使節為何有此一問?”
劉愈淡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