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頁)
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劉愈馬上想到,婦人的男人會不會來追趕?難道,只是一個出征在外男人的留守婦人?一股邪惡的貪婪**再起,若真是這樣,那何不回去試試,這次有武器,再去找些有價值的東西回來?
但他還是打消了這念頭,他知道突厥人很多都是聚群居住,權衡一下危險,現在有馬匹,就不用再徒步趕路,有肉有水袋,再加上點野草省點吃怎麼也能堅持半個月。半個月時間騎馬足夠走出這茫茫大草原,何必再犯險去跟突厥人拼命?
想清楚這件事,劉愈重新跳上馬,他還是怕婦人的家人或者族人尋找到他逃走的蹤跡過來報仇,一直到晚上,他才找了個隱秘的地方睡著。因為有羊毛毯和馬刀,夜晚也有了禦寒的東西,也有了禦敵的武器,劉愈再睡起來心中也感覺到踏實。
月到中天,劉愈驚醒,再想到婦人死不瞑目的死狀,再怎麼睡也睡不著了。
劉愈只好起來趕路,畢竟他已經習慣了走夜路。
不是行軍,馬匹也不是訓練過的戰馬,劉愈這一路行的也不快,走了七八天後,他才將心中向逃命的恐懼心給摒除,他知道沒人再能追蹤到他。
這一路西行,劉愈也不知道到底走出多遠,算計了一下走出了上千裡,再往南走了一段路,並未發覺戈壁灘和草原,這時他才折路向南。同時也祈禱千萬別出了順朝的國境,去了漠北,進了大食等土著人的國境。
再往南走,還是無人煙,劉愈走走停停,也終於在食物吃完之前見到了城鎮的影子。只是這城鎮,完全不像是劉愈所想象的大順朝北部邊關的模樣,而是一個個的土包,就好像是從戈壁灘上建起來的土窯,不是中原建築的風格。
“我的老天,你不會是我流浪完了再當土著吧?”在久盼終於見到人類族群,初始的激動之後,劉愈馬上想到了這個問題。
劉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髒兮兮的從來就沒洗過,但外面一身羊皮襖,還是沒袖子的,像一件坎肩,裡面一身中原人的長衫,還是儒衫。
真是南北搭配,不倫不類,不像是突厥人也不像是漢人。
在異域,人種很重要,通常邊境各色人種都有,為了生存他們會自覺結成陣營,同人種之間互幫互助。他知道如果他這麼進土鎮子肯定被人當怪獸宰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識好人心
土鎮子並不大,外面有一層三四米高的土牆,門只是用兩道木柵欄合在一起的,好像一個大一點的牲畜圈,門口很嘈雜,很多衣著襤褸的人被拿著刀劍計程車兵阻擋在外面,光是用望遠鏡看,劉愈根本無法辨別這到底是哪一國的地界。
兵荒馬亂的模樣,時常有騎馬的人進進出出。
劉愈明白,對他而言有人的地方才有活路,突厥人不會建城的,這是難得的機遇。
從觀察的土丘上跳下來,劉愈便想著試圖混進城去,走近了才看到令人心悸的場景,城外不遠處堆著不少的屍體,屍體都已經發臭,無人管。也有一些屍體散亂擺放著,都是新近才嚥氣的。估摸著城裡計程車兵過一段時間才會出來收拾屍體。
劉愈心中帶著疑問,為何這麼多難民,是不是戰爭造成的,他們又為何進不去城?
城外也有一些土建築,不過荒廢了很久,一些難民依靠著土建築的外牆坐著,無精打采就好像在等死。
帶著疑問,劉愈靠近了柵欄門口的方向,一隊騎兵從城裡出來,劉愈和大多數難民一樣,被人用武器趕到了一邊,有的難民摔倒也沒人管。劉愈很想問問身旁的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但覺得這是異域,一開口肯定會壞事,聽土城士兵的說話聲,根本不像中原語言。
也不像是突厥人。
劉愈好不容易找到有人的地方,不想輕易放棄,在城外沿著土牆外一段距離繞了一下。希望能尋找到低矮或是沒人把守的地方爬進去。但走了很久才發現。想不從門進去是不可能的,本來牆的高度就比遠處看的高,大約四五米,再加上土牆上有人把守,連夜深人靜也未必有機會。
“活人還能讓一泡尿憋死?”
劉愈想了想,既不是中原人的城,那就可能是突厥人的,何不將身上裡面的中原長衫給脫下來。一身羊皮襖來個粗狂點的造型,騎著馬往裡闖,說不定這些士兵還會以為自己是哨兵呢。主意既定,劉愈馬上找了個沒人的角落,把衣服一拖,只留下羊皮坎肩,然後把他僅有的幾件家當,一把馬刀,一個水袋和一個望遠鏡往腰帶上一捆,俯身一看。這造型真跟土城門口計程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