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平。遇上強勢的王朝,也只不過在北方設立一些都護府,到年景差的事後再將都護府撤了完事。一代一代的北方草原人還是會持續滋擾中原的疆土。代代不絕。
蘇彥從商談,到最後簽訂協議。自始至終都沒問過劉愈的意見,就好像已經成竹在胸。袁博朗作為這次迎接回紇使節的朝廷特派大臣,在協議上籤下了名字。這協議暫時就算草簽完成。剩下一些細節,估計回頭還要推敲。
“順朝的陛下。”協議籤成,代表著達都任務完成,達都起身恭敬道,“我的父王在派遣我來這裡之前,希望能獲得陛下的一件信物,讓回紇的子民,相信這次大順朝與回紇人結盟的誠意。”
蘇彥一聽興致挺高,摸了摸身上沒什麼“信物”,便將自己手上的扳指取下來,要遞給達都,卻被劉愈攔下,蘇彥和達都都是一愣,劉愈笑道:“此事容下臣跟皇上商議後再定。”
“如此,也好,也好!”
達都看著劉愈的目光中帶著幾分促狹的笑意,大約是覺得劉愈捨不得皇帝輕易送禮物給別人。實際上劉愈沒那麼吝嗇,再說這事也輪不到他吝嗇,他只是想跟蘇彥說一些帝王的原則問題。
劉愈將蘇彥請進了後堂,隔著門,外面正在跟柴錦等人言談甚歡的達都就聽不到,劉愈看了眼外面的人,轉過頭板起臉對蘇彥道:“尊敬的陛下,您是不是覺得,臣在您眼前礙手礙腳,事事您可以自行決定了?”
蘇彥像是個做錯事的孩子,緊忙解釋道:“師傅,不是,您聽我說,其實……朕,我就是想做好一件事給師傅您看看,我也不是像師傅所想的那般一無是處。”
“我何時覺得你一無是處了?”
蘇彥苦著臉道:“師傅,您平日裡不說,但我也知道,您覺得我不是當皇帝的材料。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我也不明白父皇為何會將皇位傳給我,現在我明白了,因為父皇覺得師傅能輔佐好我當一個好皇帝。但我也不能事事都指望師傅您啊,所以這次回紇使節來,還特別說明要在宮外進行商談,我才讓袁相選了這個地點。既安全,又不容易被突厥人發覺。我也是想讓師傅您放心,不再為徒兒事事勞心勞力。”
以前蘇彥雖然沒大本事,但重點是待人誠懇,這是劉愈最欣賞蘇彥的地方。
劉愈嘆口氣,現在不同了,蘇彥雖然看似好像以前那般尊重他,但事事都在對他進行疏遠,連一些曾經完全用不上的恭維話,現在說的也是頭頭是道。什麼輔佐當一個好皇帝的,蘇彥說這些,無非是想讓他安下心,讓他麻痺大意。
以劉愈對事情謹小慎微的態度,眼睛裡怎能揉進沙子?
劉愈不想再追問下去,這樣只會令師徒雙方的關係更加僵化,劉愈道:“明日下旨商貿司,將曉花樓收為官所。”
蘇彥一愣,不解道:“師傅說什麼?”
“我是說將曉花樓變成官所,以後再有什麼事情,到官所裡來談,就不會遭人非議!”劉愈道,“你知不知道當皇帝最需要謹守的原則就是不能丟面子,錯了也不能認!你現在卻在妓院裡,跟外國的使節商議國家大事,若是傳出去,百姓們會怎麼想怎麼議論?到時還有誰會尊重你?”
劉愈心中氣憤,說話也就大聲了些。其實劉愈也是為蘇彥好,劉愈將蘇彥推上皇位,就是希望看到他成材,他不想用自己,只要好聚好散,他以後能遠離朝堂也不想過多去管。但現在卻是別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一點點逼他遠離這個他親手扶起來的皇帝。
劉愈自問,的確還不能做到心平氣和地放下手中的權力,尤其還是在國家不穩的時候。
“師傅,我錯了。”蘇彥低下頭誠懇說道。
劉愈閉上眼,稍微心平氣和了一些,淡然道:“出去以後,告訴那達都王子,就說國禮當以國禮的方式相贈,而私人的饋贈不能作為國禮來對待。要保持起碼的威儀,今晚早些回宮裡去,剩下的事交給右相和柴駙馬去做,這裡不適合你呆下去。”
蘇彥再次點頭應是。
劉愈也真是有點哭笑不得,本來到曉花樓只是看柳媚兒的表演,沒想到居然在這裡遇上皇帝和外國使節商談。他自認做事情不拘一格,他沒想到蘇彥辦事的方法更是天馬行空。本來劉愈沒將袁博朗閔少頃等人太放在心裡,現在看來,他們正在以一種他所不能及的方式在對這個新皇帝進行改造,他也到了必須要作出一些事情徹底遏制這種改造的地步。
再想想剛才閔少頃和馬峰看到隋乂在曉花樓下發威時隔岸觀火的表情,劉愈更加憤怒。這個人留不得,劉愈在心中提醒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