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頁)
整齊,上面的字更加醜陋難看,就好像剛學會寫字的人寫的,他自問用腳丫子拿筆寫的也比這個好看。
“龜兒子的,要是你們不乖乖投降,老子弄死你們!”
花集安當即大怒,喝道:“這算什麼?下戰書?我看這些山匪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天地間沒人能教訓他們。”(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戰代練(下)
花集安會為自己的境遇感慨,對盜匪也心懷藐視,但大敵當前,他絕非不知輕重的莽撞之人。
盜匪現下正盤踞在冒縣縣城中,這是一個契機,只要聯合了靖王地方軍,要攻破冒縣這樣一座小縣城不在話下。當軍人的都有一種自負,他認為換做是他指揮徐州攻堅戰,徐州早已攻克,冒縣是他證明自己的機會。
盜匪的詳細情報他已經獲悉,盜匪的火器威力太大,花集安想不出應對之策,只好先以淮軍北路軍統領大將軍的身份致函靖王,希望能得到江贛地區靖王麾下守軍的幫助。城裡原本冒縣守備軍也是他聯絡的物件,雖然渠道近乎被堵,但能裡應外合,是挫敗這支強橫盜匪的最好方法。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花集安萬萬沒料到,盜匪沒龜縮在城裡等死,當晚便出城襲營求“速死”。
當得知盜匪出來襲營,原本還擔憂過甚的花集安一掃臉上的陰霾,笑道:“匪就是匪,改不了那身偷雞摸狗的匪氣。他們不知道騎兵在野戰中的威力?”
因為對這支盜匪有足夠的重視,營地的夜防是花集安親自佈置的,可說是滴水不漏,只要盜匪敢出城就叫他們有來無回。以花集安常年在嶺南與南蠻異族的交戰經驗,這點自信他是有的,但遇到這夥盜匪,遇到他們手上強大的火器,本來天衣無縫的反襲營作戰困難重重。
第一輪騎兵反衝上去,結果只聽到營地外面噼裡啪啦聲音一片,四百多騎兵好似石沉大海。一個都沒回來。花集安心中一涼。不是說城中盜匪只有三四百之數?看來情報有誤。至少在數量上有偏差。
接下來更令他惱火,說是盜匪來襲營,結果他一個盜匪的影子沒看到,光見到營地裡逐漸混亂,幾次發動反擊也都被強大的火器壓制了回來。這次淮軍是輕騎兵快速渡江南下,也沒有重弩這樣的遠距離武器,射箭根本夠不到盜匪,這麼反擊下去。就好像飛鳥撲網,淮軍士兵自己上去找死。
“停止反擊,以盾牌攔截!”
既然現下反擊沒有成效,不如誘敵深入,只要盜匪一進入弓箭手的射程,那這場戰鬥淮軍就可以贏得主動。
花集安的想法是好的,但盜匪那邊也不上當,不管這面做出如何鬆散的隊形來誘敵深入,盜匪就只是在營地之外打冷槍。戰鬥一直持續到後半夜,槍聲逐漸稀疏。花集安也怕是盜匪的反誘敵之計,也並未下令進攻。等到了天明。才發覺城外的響聲不過是零星加長了引線的爆竹,盜匪已經全部撤回城。
本來花集安想讓那些盜匪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現在自己一邊卻不知蝕了多少把米,這令他分外惱火。不過相比于靖王的運糧隊和地方守軍,花集安這一夜的損失還算輕的。
淮軍士兵旅途勞頓,經過一夜折騰,個個萎靡不振。花集安一邊佈置營防,順帶還去看過受傷計程車兵,心中的怒火已盛。
“等攻城輜重一到,看你們囂張到幾時!”
現在花集安對冒縣的盯防重點是防止這支盜匪隊伍趁機逃竄,本來昨夜戰事結束之後,是盜匪撤走的最佳時機,可第二天花集安派哨探去城外打探過,盜匪依舊盤踞在城中,似乎並不忌憚淮軍兵臨城下。
到第二天晚上,盜匪又來襲營,這次花集安準備充分,提前讓兵士藏在土裡,突然鑽出來,殺了盜匪一個措手不及。盜匪襲營不成反被偷襲,一下子有些慌亂,隨即花集安親自率騎兵快速殺奔上來準備將這夥盜匪一舉剿滅。
雙方進入肉搏戰,本來花集安以為淮軍一方可輕鬆取勝,畢竟他手下的可是正規軍隊,而這些不過是夥山匪。可事實是,這夥盜匪不但有強大的火器,在近身戰之中也有強大的實力,尤其是每個盜匪手上的馬刀,就好像特地為這樣的遭遇戰準備的,加上他們還有火器,隨時還能放冷槍,更可恨的,他們的火槍上有插槽,可以將刺刀裝備上去,火器跟刀相結合。
盜匪留下二三十具屍體逃回城裡,花集安這次更加謹慎,在盜匪臨近冒縣城下時就下令不再追擊,最後也證明盜匪在城牆上帝卻還有埋伏,險些被盜匪所乘。
一場埋伏戰,三千多騎兵對三百多,形成三面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