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算計下來,一人差不多能分到四五兩銀子,再加上可以空口先許下的田地和軍職的提升,這次的犒賞三軍,勉強能應付下來。
“韓老哥辛苦了,走,咱們去面君。”劉愈笑容滿面道。
“暫且……先不去面見皇上。”韓升道,“這一路旅途勞頓,我也快撐不住了,可否先讓我見見那兩個乖孫女?”
“藝兒和婷兒住在別院中,有女軍侍衛照顧著。韓老哥,你……”
劉愈有些看不透韓升此行的用意,既然是運送軍用物資,那就應該第一時間去面聖,他畢竟是商貿司經理衙門少卿兼戶部尚書,來到揚州不馬上面君不太合規矩。
“總之劉小兄你便遂我一次願。”
難得韓升大老遠的來,人老了要見見孫女也無不可。於是劉愈陪著韓升去見過韓家姐妹,因為這些日子韓家姐妹都是跟徐軒築在一起,還有蔡迎奴和呂楚兒等侍衛照顧,她們也不覺得孤單,更重要的是,只要劉愈沒事就會過來陪她們。
見過兩個孫女,韓升老眼通紅,走出來,被劉愈問及這次見面的目的,韓升嘆道:“我一生都混跡於朝堂,只為天下安定這一天。現在這願望被你小子給實現,也到我功成身退的一天。我這就準備去跟皇上請旨,允許我辭官回鄉,從此不問政事。”
韓升要掛官回鄉是劉愈始料未及的,這次朝廷可以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平定淮王的叛亂,負責大後方協調的韓升居功至偉,韓升的激流勇退,讓他突然覺得好像身邊缺少了左膀右臂。
“韓老哥如此說,小子我也沒話可說。之後日後相見可就難了。”
韓升並非關中人,而是山東一代,若是韓升回故里,劉愈再想找這個老朋友商議事情就難了。
聚散總有時。
到了發軍餉以及犒賞三軍的時間,揚州城突然熱鬧了起來。
這次犒賞三軍,除了從長安城運來的價值二十幾萬兩的財帛,還有從靖王地和定王地倉庫運到的少量金銀,總數在四十萬兩以上。
犒賞三軍分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補發軍餉,完成之前朝廷對兵士的虧欠。有了這些銀子,普通計程車兵也可以回鄉買二三畝熟田,娶妻生子無虞。
第二部分,是額外對有功將士財帛和田地的頒賞,這部分從高到低,按照軍功的不同,會有很大差異。高的可以提拔為將領,受賞百兩銀子以上,並有財帛和田地的賞賜;低的可能也只有一兩多的津貼,這也是大多數士兵的補貼標準。
至於田地,也是朝廷賞賜的重點。這次隨軍出征的朝廷軍士兵,半數以上都來自於關中,而關中剛遭受大旱,土地方面還是不缺,再加上開墾荒山等特權,這些士兵其實拿到的山林和土地的擁有權不在少數,只要朝廷頒賞,一整片的山林都可能劃歸到某個立功將士的名下,以後這片荒山再如何發展,開墾出多少畝田地也完全由其來自由支配。就算有些地方不適合開墾,山林的木材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種許可權,往往也只有立下軍功的人才能獲得。
第三部分,也是軍中將士最期待的一部分。就是對軍職的升降調動。
這次就算是敗,各地的朝廷軍也基本在之後的南下戰役中將敗績找補回來,功過相抵,功還有甚。對於普通隨大流計程車兵來說,有財帛的賞賜已經燒高香了,而對於那些拼死殺敵有功的將士,他們更期待的是軍職的提升,那些財帛只是表層,只有軍職提升才可以得到一份金飯碗。
但至於是金飯碗,還是銀飯碗,又或是鐵飯碗泥飯碗,有時候也不好界定。對於立下少許功勞的,他們還是貪心得到更多,對於立下大功的,他們又怕自己的功勞被別人掠奪。又怕朝廷事後不認賬。(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八章 犒賞三軍(下)
天下未定,朝廷這面已經開始犒賞三軍,士兵們浮躁的情緒也就起來了。
大軍隨時準備著向南徹底平定南淮一地,現在看來也不需要了,因為現在軍中的風氣太過於散亂,甚至有些軍不成軍。
劉愈將朝廷犒賞三軍的物資從揚州運到了建康城,隨即建康城的朝廷軍中也開始熱鬧起來。劉愈將所有的物資分配給軍中負責後勤的一些軍將,他自己則到淮王宮的門口看霍病。
霍病已經被捆在木頭柱子上超過十天,這十天雖然每天給他一個時辰活動筋骨上廁所的時間,其他時候還是要在柱子上吹冷風,一到後半夜便殺豬般的嚎叫,整個人的氣勢都快磨沒了。見到劉愈,霍病的眼睛裡總算有點光芒,道:“那個誰,你還是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