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2/4 頁)
璇兒帶人回來,都出來湊熱鬧,簡直是全民要當劉愈的丈母孃。
被人打量著,已經讓劉愈有些不自在,最要命的是這些人還對劉愈指指點點小聲議論,說的什麼還不讓劉愈請清楚,這就讓劉愈更鬱悶。
此時連乎生等侍衛則如臨大敵。
到了司馬璇兒家門口,丈母孃們已經迎了出來,還有劉愈一大堆的小姨子和小舅子。
劉愈不得不承認,司馬朗不但風流,眼光還挺好,這些丈母孃雖然都已經是年近四十,卻也都是“風韻少婦”,經過歲月的風霜洗禮,出來之後依然是儀態萬千,至少還能看的過眼。只是因為日常的勞作,已經不能讓她們恢復少奶奶時候的風光,在保養上無法跟長居在宮中的林美人相比。
而司馬璇兒的弟弟妹妹,最小的也已經十二三歲,大的也十五六,已經懂事。因為是農忙時節,而司馬家又沒什麼田地,此時反而倒是他們一家人的閒暇季節,一家人在家,就好像專門在等劉愈前來。
見到這麼大的迎接陣仗,劉愈也有些不解,自己是以客人的身份前來,怎麼就好像人人知道他是要來迎親一般。
司馬璇兒在這麼多街坊面前,不敢跟劉愈走的太近,臉上也有些不敢見人的模樣。
劉愈走上前,還未行禮,司馬璇兒家的姨娘們便好像吃了苦瓜一樣對劉愈露出苦澀的面容。
“這都怎麼了?”劉愈把頭湊近司馬璇兒的耳邊,問道。
“沒事,只是妾身的家人……對您或許有些誤會。”
劉愈聽到“誤會”的字眼,心說她們是對自己這個人有誤會?這些年他風頭在外,雖然在朝中名聲並不太好,但在民間的反響還不錯,首先他是個庶子,而且透過自己的本事打了幾場不可思議的戰事,一步步升遷為攝政王,劉愈對百姓所施行的政策沒有苛刻的地方,反而是在琪兒登基之後減輕賦稅。若是百姓對他有意見,那隻能是對他連年征戰有意見,不可能為其他。可司馬家的男丁,還沒有成年要去上戰場的,這連年征戰也跟司馬家沒什麼關係!
劉愈帶著不解,看著列陣以待的司馬家婦孺。心裡有些說不出的滋味,來見丈母孃們,丈母孃們卻對他有意見。有意見司馬璇兒就不娶了?這隻能是硬著頭皮上。
沒想到他還沒開口行禮,便聽到這群婦孺的身後有一婦人喝了一聲,隨即人堆閃開一道縫,一個看上去有些兇蠻的女人,提著掃帚便衝了出來。
“什麼情況?”
劉愈還沒搞清楚狀況,那婦人便好似要拼命一樣衝向劉愈,劉愈趕緊避退。劉愈身後的侍衛見到有人襲擊,本能地要端起槍射擊,但見到只是個普通婦人。再想起今天劉愈是來提親的,他們便不敢擅自做決定,只能目瞪口呆見那婦人拿著掃帚要跟劉愈扭打一團。
“這位夫人,有話好好說。您這是作何?”劉愈一邊躲避著橫衝直撞如同一隻蠻牛的婦人。一邊勸解著。
此時司馬璇兒也趕緊過來,想拉住那婦人,卻沒拉住,婦人拿著掃帚便往劉愈身上招呼過去。劉愈一把奪過掃帚,正要反擊,才發現那婦人正在驚愕於他那出奇的力氣,婦人顯然不知道他是軍旅出身,對這等平常的襲擊不當回事。
婦人一愣的空當。司馬璇兒已經哭著從背後抱住婦人的腰,哭喊一聲:“娘……”
劉愈要把掃帚揮上去。聽到這一聲喊,他也不敢動手了。原來這位野蠻的婦人,才是他今天來見的正主,司馬璇兒的母親。
“伯母好……”劉愈把掃帚扔在地上,笑著行禮道。雖然他的笑容有些勉強,有點擠出來的意思,但他還算客氣。
“誰是你伯母?”婦人叉著腰,喝道,“不管你是誰,曾經給我們家璇兒多少幫助,但你今天來,我就是拼了命也要趕你走,你這等浮誇之徒,我家璇兒絕不會跟你有任何牽扯!”
劉愈聽這話有些不對味,說的他好像是來拐帶良家婦女一般。
“娘,您聽女兒說……”司馬璇兒哭著抱著婦人,想解釋一番。
“說什麼?”婦人有些恨鐵不成鋼道,“女兒,娘也知道這些年來虧待了你,為了讓你養家餬口,照顧弟弟妹妹,一直耽誤了你的終身大事。可咱司馬家也是有骨氣的,絕不能被那些無恥之徒笑話,你現在就把這個不知道哪來的男人趕走!”
劉愈很費解,自己今天是第一天來,卻不知為何招惹了司馬家女人這麼大的火氣。
其實劉愈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司馬璇兒大姑娘不嫁人,早就惹來非議,而她的職業在平頭百姓看來又“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