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4/4 頁)
這個叫張喬的男生,瘦瘦高高,面板白淨,戴著副黑框眼鏡,看上去就顯得沉默寡言。
“你們聊,我們就先走啦。”
“謝謝啦~”跟幾個熱心腸的同學道謝後,顧元嘆轉頭道:“咱們找個地方坐坐吧!”
“你有什麼事就說吧,我等下還有節課呢!”
他點點頭,直接說明了來意。
沒想到這個看上去沉默寡言的男生,在聽到有罕見的文字後,眼睛裡爆出了一團光彩,扶了下眼鏡框,感興趣的問道:“能不能給我看看的?”
顧元嘆遲疑了一下,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白紙,“喏,你看看。”
“我對比了很多文字,像楔形文,聖書文、以及甲骨文,但都似是而非,所以我懷疑這是失傳的上古文字。”
“你說的錯也沒錯,這不是什麼上古文字,而是太古文字。”雙手捧著白紙的張喬,一臉肅穆的說到。
“太古文?”
“嗯!”斜陽在兩人身上灑下了一層朦朧的金色,連同張喬那副樹脂眼鏡也折射出了五彩的光斑。
他微眯著眼解釋到:“世界上有記錄的最古老的文字叫楔形文,俗稱釘頭字,出現的時間大約在3000多年前。隨後文字經過幾百數千年的時間,慢慢演化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文字。”
“在那個愚昧蠻荒的年代,那些古人沒有系統的記錄方法,只能採用象形文字的表述方法。包括聖書、甲骨文在內,都有這個特徵,而且中間沒有斷代史。”
張喬三言兩語給顧元嘆闡述了一遍文字的形成年代,讓顧元嘆聽得連連點頭,暗道不愧為研究文字的高材生。
“那為什麼就一定是太古文呢?”
“你難道沒發現嘛,這幾個字有系統的脈絡可尋,說明早在楔形文字之前,我們華夏就已經有一套成熟的文字型系。”說著這個瘦高的男生激動了起來。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張喬遲疑了一下道:“這是我畢業論文的課題,具體資料我不方便透露。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上古5000年以前同樣沒有形成系統的文字,所以這些文字只可能是太古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