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命去敲破銅鑼!她堅信天下注定還是好人多,省裡恁多高階別的大幹部,會沒有一個“包青天”?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50.上訪者(3)
雨攪雪下半月。灰濛濛的天陰得更重了,冷颼颼的風撕揪著何鳳的耳朵,她覺得如貓咬般生疼生疼。生疼過後就變得木木的,整個頭似乎已凍成了冰坨。
何鳳摸進一家小學校,對幾位老師講了蓮花村的受災情況和上訪經過。老師們無不義憤填膺。他們按何鳳的要求,分別寫了兩塊硬紙牌。
第一塊是:
尊敬的領導:請快給俺們災民做主吧!
第二塊是:
蓮州地革委海主任挪用救災款蓋小洋樓,蓮花村百姓無房過冬愁上愁!!!
何鳳千恩萬謝地辭別老師,就帶著紙牌朝省革委方向去了。此時此刻,她周身血脈賁張,一腔“捨得一身剮,也要將姓海的拉下馬”的壯志豪情。既然你姓海的狼心狗肺,不把災民當人,不顧災民死活,還能給你留什麼面子?你不仁莫怪俺不義。俺一個老太婆怕什麼,得罪了你姓海的,大不了也就是一死。俺何鳳為鄉親們死,就是毛主席說的“死得其所,死得重於泰山”。
途經繁華的百貨商場時,何鳳將一塊紙牌吊在胸前,另一塊搭在背後。她一邊走,一邊敲開了銅鑼。好奇的行人蜂擁而至,將她團團圍住。一如草臺戲班子的開場鑼,她一陣猛敲之後,吆喝起了蓮花村的災情與姓海的胡作非為。
她嗓音洪亮,字正腔圓。
她聲情並茂,當說則說,當泣則泣,當哭則哭。
她強烈地感染了圍觀的群眾,引來一道道同情、憐憫、關注、氣憤的目光。
圍觀者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還有人高聲喝道:
“這樣的幹部真是沒有一點兒良心了!”
“他還哪像共產黨的幹部?簡直是敗類!”
“到省革委告他,告倒他!”
……
富有同情心的群眾開始捐款了。
一位衣著樸素的工人掏出一張五元票子塞到了何鳳的手裡,誠摯地說:“大嫂,我老家也受了災。我知道你們的難處,別嫌少,一點兒心意吧。”
一位老大娘從提籃裡抓出幾個雞蛋,執拗地裝到何鳳的破布兜子裡說:“麻煩你帶回去,讓村裡坐月子的娘兒們吃,好下奶。”
……
頃刻,一張張面值不等的紙幣、一把把鋼鏰兒,還有饅頭、油條、麵包……裝滿了何鳳的破布兜。何鳳感動得泣不成聲,她跪地道謝:“好人哪,恩人哪!我代表蓮花村的老少爺們謝謝大家了!謝謝大家了!”
群眾的同情和捐助激勵著何鳳,與姓海的鬥到底的決心更大了。她走走停停,敲一陣鑼,吆喝一陣,再接著走。她的舉止行為如強極磁鐵,吸引了過往行人的眼球。他們或駐足觀看,或忿忿不平,或交頭接耳,或議論紛紛,或慷慨解囊。
圍觀者中有人振臂一呼:“同志們,理不公氣死旁人。我們跟著這位大嫂到省革委走一趟如何?也算是幫幫人場,給災區的鄉親們盡點兒心意,做點兒貢獻!”
群起響應。
何鳳在前邊鳴鑼開道。
後邊跟著密麻人群匯成的長蛇陣。
浩浩蕩蕩。勢不可當。
黃昏時分,何鳳引領的長蛇陣,擁堵了省革委大門。
持槍門崗任何鳳怎樣央求,也不肯放她進去,只是婉言地向她解釋,讓她去信訪處反映問題,有組織有系統地解決。
有熱情的支持者給何鳳出主意道:“大嫂,這年頭曲徑通幽,你乾脆攔車。出入這省革委的小車,裡邊坐的都不是一般人物。級別在姓海的之上的不少,能管得住姓海的也不少,若遇到一個包青天,你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何鳳心頭為之一亮,覺得有道理。
於是,何鳳衝著省革委大門正中,雙膝跪地。
50.上訪者(4)
兩塊紙牌,上下呼應,言簡意賅,一目瞭然。
支援的群眾在何鳳身後的數米處,圍成一個大大扇面,自然形成兩條單行道,使出入省革委的小車不得不依次緩行。
一輛北京吉普停住了,一位兩鬢斑白的幹部跳下車,詢問了幾句,皺皺眉,搖搖頭,上車走了。
一輛華沙停住了,車窗裡露出一張胖乎乎的圓臉。他用兩隻金魚眼掃了掃何鳳,嘆口氣,縮回車窗緩駛而去。
一輛閃光的紅旗駛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