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頁)
———————————————————————————————
康熙是個挺有原則的皇帝,在他看來,這一回並不純是親征,滅了葛爾丹之後,他還會順路體察一下民情、聯絡蒙古來的。他帶的答應、常在,而不是妃、嬪,是照顧起居的、不是滿足X欲的。咳咳,如果兼有兩樣功能,也是以前者為主。
他是個很標準的或者說模範的封建帝王,自制力好得驚人。
同時,在為人處事上,於私、有人情味兒,於公、就理性得近乎冷漠了。比如,他如今是信任太子的,就放心把兒子扔北京城裡,處理各種事情,也不擔心兒子搞小朝廷架空他什麼的。比如,他不太放心大阿哥的水平,就要帶他在身邊,教育指導。他給大阿哥定位,乃是一個戡亂定國的武力賢王。
他不放心明珠、索額圖的黨爭,乾脆就把這倆走哪兒帶哪兒,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這是離不開這倆糟老頭子。他沒這麼重口味。那是在防範。
男人不同於女人,前朝不同於後宮。
對於喜歡、信任的女人,當然是要帶在身邊(這回算是出征的除外啊)、給好的待遇,即使這樣,已經育有皇子的貴人王氏,還是因為出身的關係,雖然待遇已經提高了,目前依然沒有升到更高的職位上。
對於男人則不同了。男人裡也分弄臣與重臣,弄臣麼,如詞臣一類,有點解悶取樂之意,帶在身邊無妨。重臣裡,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做皇帝的分…身,代皇帝做他忙不過來的事情,這樣的人,要皇帝非常信任才行,因為皇帝是忙不過來才派他去的,就代表沒有精神去監視、指導,須得讓皇帝放心才行。
這是個標準的帝王,理智得……讓人覺得有些怕,雖然他對自己著實不壞。以上,是淑嘉被雷劈了半天之後,終於冷靜下來,作的分析。
看來,如今公公與丈夫的父子之情正濃,而皇帝很信任太子,沒有培養別人代替他的打算。
淑嘉拍拍胸口,把某隻一直悶頭往前爬,快要撞到炕桌沿兒的爬行動物給抹了個彎兒。
小胖子扯著額孃的袖子,他居然……顫巍巍地站起來了!兩條小軟腿還在打著顫兒,兩秒鐘後,叭唧,又一屁股坐在炕上了!但是確實站起來了啊!淑嘉眨眨眼,保姆們呆了片刻,色赫圖氏驚喜地道:“咱們阿哥是不是會走了?”
淑嘉再三確認:“方才我沒拉著他吧?”
方氏道:“是,是小阿哥自己個兒拉著您的袖子站起來的。”
可惜的是,不管她們再怎麼威逼利誘,小胖子又變回了爬行類……
眾女:“……”
淑嘉:小孩子應該是先會走路還是先會說話來的?有潛力啊!不對,觀音保和瑞禧他們是個什麼時候會走路的?完蛋了,完全不記得了。
作者有話要說:[1]這是實事。康熙親征期間給乾清宮的顧太監寫的十七封信裡有提到的。還讓延禧宮妃給這三人做衣服,說是出門在外衣服不夠穿。
唔,更得好早啊!
最後,偶要宣告一下,昨天……那個五秒鐘,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偶還以為更新會變成今天凌晨,然後……我就權當今天已經更了,可以摸魚偷菜去了。可見是老天讓我日更啊~感慨嘆息中。
腹黑的初試牛刀
康熙啟駕,一步三回頭,他家寶貝太子一路送他到城外,父子倆坐在一輛車上,直到送出郊外二十里,才戀戀不捨地回去。
胤礽滿心惆悵地回來了,本來想看看大胖兒子、再從天然呆的老婆身上汲取智慧的營養的,無奈他得先去報告皇太后今天一早的見聞。從寧壽宮裡出來,就遇到堵門口兒截他的小太監。是張玉書、李天馥兩個留守的大學士派來的,道是有緊急事務等太子作主。
漢人在中樞中的地位總是比較尷尬的,即使聽著官位高,也總要行事小心謹慎。
今天,巧了,太子一路送著皇帝。他們原本跟著太子送行的,回來的時候太子也是一步三回頭,他們就看到小太監殺雞抹脖地使眼色,過去一問,前腳出了紫禁城,後腳來了一堆文書。
皇帝出行,是這樣規定的,日常性的事務,不必全交到御前,統統交給皇太子處理。只有非常緊張的又或者是特殊的檔案,才直接報送御前。
這回來時間實在不湊巧,這封奏摺發的時候,是直接報給皇帝的。它在路上的時候,皇帝圈了欽天監選的日子,等它到了,皇帝也走了。就都留給太子了,同樣型別的檔案還真不少。
胤礽需要把密摺挑出來,並不開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