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只隨口道:“對了,大太太不是也給你送了一匣子宮花去,怎麼你倒跟我勻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ps:這章碼了好久好久啊,偶從晚上八點碼到中午12點,終於碼出來鳥,偶爬去睡覺。
63、周姨娘訴怨賈赦奇 。。。
周姨娘嘆了口氣,只說道:“還能怎麼著,都被那些奶奶們給討去了,連片葉子也沒給我留下。偏我又想起一事來,不得已,只得問你勻勻罷了。”
趙姨娘一聽,頓時便豎了眉毛起來,只冷笑道:“什麼討不討的,必是那起子下賤娼婦,見你性子和軟,偷拿了去。依我的性子,也不管是哪家奶奶,抓了這理,鬧的天翻地覆是正經,省的日後再被人欺了去。”
周姨娘聽著,苦笑著搖了搖頭,只嘆道:“說這些作什麼,這些奶奶哪個不是幾代的家生子,論起體面能耐來,哪是我可比的,真要是鬧起來了,指不定又要生出什麼旁的事兒來,橫豎我也用不著這些,忍忍也就罷了。”
趙姨娘聽著周姨娘這麼一說,只丟開手裡的活兒,笑說道:“偏你好性兒,不願與人計較也罷了,何苦埋汰了自己去,若是連你也用不著,那這滿府裡的又有幾人能用著了去,豈不是委屈了這好好的花兒。”
說著,見周姨娘低頭不語,趙姨娘越發趁了興,只調笑道:“瞧瞧姐姐這摸樣這人品,哪樣不是萬里挑一,任誰都要說個好字,偏就是把自己看得太低了。要我說,姐姐也合該打扮一番,好歹得個哥兒姐兒傍身,日後也有個依靠。”
周姨娘一聽趙姨娘這話,止不住便是一陣心酸,神色也黯然起來,正欲開口,只是一看屋裡的丫鬟,方又止住了。
趙姨娘見了,心裡哪有不明白的,只翻了翻針線籃子,笑著打發兩個丫鬟道:“你們到大太太那兒走一趟,問問王嫂子,前兒拿來的繡線還餘著沒有,找幾股天青色的給我。”
兩個丫鬟答應了,正要打簾子出來,趙姨娘又想起一事來,只忙忙從箱子裡翻了個竹絲匣子出來,一邊遞給丫頭,一邊囑咐道:“這匣子裡有二十根絡子,十個荷包,你們替我轉交給王嫂子,只說是我胡亂配的花樣顏色,手藝也不大好,讓她替我瞧瞧,若還能入眼,便替我呈給大太太。順道兒再告訴王嫂子,日後還有什麼活計,針線上忙不過來,只管使人過來說一聲。”
兩個丫鬟接了匣子,忙不迭的應下了,方打了簾子出去。
周姨娘見趙姨娘這般行事,難免有些詫異,看著兩個丫鬟出去了,方不解的問道:“怎麼你竟作起大太太那兒的針線了?”
趙姨娘笑了笑,也不以為意,只說道:“前兒大太太身邊的王嫂子說,大老爺不知打哪兒尋了幾塊玉來,又是鑲金又是嵌珠的,作成了香墜兒扇墜兒,給了大太太。大太太極是愛惜,便讓針線上的人打幾根絡子,好絡上這些墜兒,省的不慎弄丟了。可針線上那些人送的絡子,不是花樣兒陳舊,就是配色老土,大太太竟沒尋出根合適的,我聽見了,想著這些時日很得了些大太太送的東西,論理,我也該還個情兒,可咱們這樣的人,能有什麼好東西,這絡子雖不值什麼,好歹能表些心意,所以我才特意打了幾根,如今正好教人送去。”
周姨娘聽了,眉頭雖鬆了幾分,倒卻遲疑道:“雖說是還情,可若是教那起子小人瞧見了,少不得在太太面前編些話來。前兒為那舍粥的事兒,太太手下的人不是丟了差事,便是折了體面,如今一個個跟烏眼雞似的,盯著大太太的院子不放,平素沒事還要扇個風出來,若知道這個茬兒,她們哪有不澆油的,只怕又是一場是非。”
趙姨娘一聲冷笑,只說道:“她們會煽風點火,我也不是傻子,倘若真鬧出什麼事兒來,我只管抱著姐兒尋老太太哭去,橫豎我可沒在舍粥的事兒上動手腳,老太太信誰不信誰,傻子都知道。”周姨娘被趙姨娘這話一堵,竟是尋不出話兒,只得一嘆,且說道:“你這性子合該改一改,那些人哪是這麼好相與,明面上或許不說話,可暗地裡做些為難的手腳,你總不能天天找老太太評理去。”
趙姨娘冷哼一聲,只笑道:“能找一天是一天,反正誰不讓我好過,我就讓誰不心淨,也算是報仇了。”
說了這話,見周姨娘似還要再說這事兒,趙姨娘不耐聽,忙又說道:“也別議這些事兒,你且說說,替誰來勻花兒,若又是幫那些沒臉沒皮的貨色來討,我便是丟進水坑裡,也是不肯給的。”
周姨娘聽了這話,也忍不住笑了,只說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兒,把我當什麼人了,我便是再不計較,也作不這樣的事兒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