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面,美猴王孫悟空在花果山時深切感悟到的痛苦。孫悟空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才到處學本事,最後見到如來佛,成為鬥戰聖佛的。孫悟空為見佛祖,受了多大的苦呀!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見到佛祖有多麼難。也許有人說,如來佛我見過,電視和電影上經常演。我告訴你,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如來佛,要想知道真正的如來佛在哪裡,請往下看。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眾生可以用現在的樣子見到佛陀嗎?”須菩提答道:“不可以的,佛陀!眾生不能以現在身體相狀的樣子見到佛陀。為什麼?因為佛陀所說的身相,指的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色身——也就是我們知道冷熱,疼痛的肉身,及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美或醜的相貌。我們現在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樣東西的假合,是有生有死,虛妄不實的,不是真實永存的真正自我。真正的自我像虛空一樣,我們的肉眼是無法看見的,只有明白了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假合的幻相,終有一天會灰飛煙滅的道理,不迷戀自已的身體,才能在某一天親眼見到佛陀,榮登西方極樂世界。”
須菩提對佛法理解的很透徹。人生如夢,萬事皆空。這個世界本身就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太陽,月亮,地球都有壽命,包括我們自己,也在一分一秒的變老,最後化為一堆粉塵。青春的字眼慢慢的覺得陌生,年輪總是很輕易的烙下蒼老的印記。以為總是長久的東西,其實,就在轉神與剎那間便不在身邊了。這就是佛所說的四大皆空。想想我們很可笑,有時恨一個人,恨不得食其肉。愛一個人,則愛得甘願獻出生命。然而,到最後你會發現,當年深恨的人,其實是在幫你。而曾經深愛、思念著的人則輕易的變成了曾經熟悉的陌生人。當時認為對的不得了,現在卻錯的很徹底。到頭來一切不過是場空。我們終於會離開這個世界的,等我們離開那一天,愛與恨,情與仇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我們從小長到現在,曾經純真無邪,曾經美麗夢想,隨著四季輪迴慢慢的散盡,最後輪為現實中的哀嘆。這就是人生,在歲月裡的轉身,從一個熟悉到另外一個陌生,再從陌生轉變到熟悉,直至一場場的人生的帷幕漸漸的落幕,萬事皆成一聲空。在人生的酸甜苦樂裡和希望裡幻想慢慢的褪去。人是不是很傻?佛說的很對,人怎麼能以根本不存在的法身見如來呢?首先,你知道自己是誰嗎?我們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將到何處去。科學家們對這兩個問題研究了幾千年,也找不到答案。但佛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佛告訴了我們:“我們是從虛妄處而來,將到虛妄處去。”這是個很殘酷的答案。我們辛辛苦苦的忙了一輩子,到頭來會變得一無所有,也就是所謂的“湮滅”,死了之後,什麼都不存在了,就好像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存在過。說到這兒,可能大家有疑問,說我現在擰自已知道疼,吃飯知道香,我明明真實存在著。我說你想想,再過幾千年,你還有什麼,連骨頭都化成灰了。人一輩子幾十年算很長了,但放在宇宙中連一微秒也不夠。什麼叫一微秒,我們一眨眼的功夫,也會過去幾十個微秒。
然而,人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動物,擁有的時候厭倦,失去回首的時候才痠痛。卻從來不去想,擁有和失去到頭來都是一場空。人生得到了很多,失去的卻也不少,佛只是希望幫我們的靈魂抵達安詳的彼岸。很多人都很喜歡小孩,因為他們有著人類心靈最純正的東西。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他們的人性是最美的,他們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但卻不會去想,他們也是在重複著我們的人生故事,我們今天所經歷的酸甜苦辣,他們也終將體驗。很多人也喜歡親近老人,因為可以感觸到他們心靈的平靜,臉龐的安詳,也許生活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儘量的用最舒適的方式過完餘生。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將來,我們知道我們也會變老,但慶幸自已還年輕,有的是時間來改變人生。還有我們特別喜歡貓和狗,看到貓的慵懶而自在,我們就覺得有一種放鬆感。而看到狗的忠實守責,則有一種踏實感。
頂著身上這副臭皮囊,看著它從緊繃繃,白嫩嫩,變成松跨跨,皺巴巴。總是活得很無力著,因為我們覺得自己還很年輕,有的是時間,不肯盡全力去做本來能做的很好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只能活最後一天,才會珍惜生命,可是那麼一點點時間,又能幹什麼呢?如果我們早知道到頭來一場空,失敗與挫折也是空,那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大膽的去做想做的,不會恐懼,不會擔憂,為今天而活,快快樂樂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生命。的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設法的讓身邊親近的人過的更幸福一點,設法著哪一天可以抵達理想的彼岸,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