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市去買東北大米。
平常都是兩塊錢一斤,過節搞促銷,一塊錢一斤,便宜了一半,過完五一恢復原價。
我趕緊買了兩袋。
買好大米以後,陪太太逛商場,看到一件名牌西服,平常很少打折,現在過節促銷,打4折,只限這七天長假,太太趕緊給我買了一套,大叫,太便宜了。
為什麼我們會用五折的價格買大米?為什麼我們會用4折的價格買西服?便
32
①[美]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投資指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1頁。
宜唄。
其實股市也是一個大商場,只不過裡面的商品都是股票而已。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在股市買股票,就像我們到市場買東西一樣,運用的是同樣的原則。
所謂安全邊際原則,其含義就是像購買價廉物美的商品一樣,用相對於實際價值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入好股票。
基於安全邊際進行價值投資,用巴菲特的話來說就是:用4毛錢的價格去購買價值1元錢的股票。
其實就是用相當於實際價值4折的價格買入股票,和我買一件打了4折的商品類似。
商品的標價並非其實際價值,我們要自己大概估計一下。 。。
第14節:第二章 安全第一:如何做投資(5)
股票過去的價格也並非其實際價值,我們也要自己大概估計一下。
估計股票價值,首先要估計這家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
巴菲特會大概估計出了一個公司的價值,就可以除以總股本,折算出一股股票的價值,然後和市場價格進行比較,股價明顯低於價值就買入,否則就尋找其他股票的投資機會。
遺憾的是,我們在日常購物時運用的基本原則,卻偏偏不在股市裡運用。
在超市裡非常精明的購物者,在股市裡卻變成了非常愚蠢的投資者。
人們在超市裡看見商品價格下跌會大喜,商品價格上漲會大悲;但在股市裡卻是看見股價上漲反而大喜,股價大跌反而會大悲。
在超市裡,你肯定是越漲越不買,越跌越買,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但在股市裡為什麼股票越漲越買,股價越跌越賣?為什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巴菲特的導師格雷厄姆喜歡作這樣的比喻:買股票不是到百貨公司買香水。
你買奢侈品,往往是隻買貴的,不買對的。
因為你的目的是讓別人說你有錢,買得起貴的。
買股票應當像是買日用品。
我們平時到超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你買的目的是為了用,只要能用、好用、管用,越便宜、越省錢越好。
巴菲特有句名言:";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
其實,價值投資者尋找的就是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這正是投資盈利的來源。
1984年,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紀念格雷厄姆經典名著《證券分析》50週年*的演講中說,在美國投資界,絕大多數持續戰勝市場的投資大贏家,運用的都是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原則:尋找並利用公司內在價值與股票市場價值之間的差異。
我們經常說,";富貴險中求";,其實這句話是錯的,富貴應該穩中求。
在投資
第二章安全第一:如何做投資
33
中,足夠的安全邊際才能保證你的富貴穩中求。
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做事要留有餘地。
買入股票時價格上同樣要留有餘地。
為什麼呢?因為你對股票價值的估計只能是大概準確,不可能是絕對準確,由於買入價格上有很大餘地,萬一錯誤地高估了,也能保證你買得還是相當便宜的,仍有可能取得不錯的回報。
34
第四節安全程度:絕對安全我們做事時,要留有餘地,而且要儘量留有充分的餘地。
在買入股票時,巴菲特不但要求有安全邊際,而且還強調安全邊際要足夠大,以保證絕對安全。
巴菲特認為最理想的安全邊際是:用4毛錢的價格去購買價值1元錢的股票。
如果巴菲特計算出一隻股票的價值僅僅略高於市場價格,那麼巴菲特就不會買入。
巴菲特喜歡用大橋來作比喻。
建設一座大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