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海上運輸這東西更方便!以往裝卸一艘貨輪的時候,需要無數工人和吊車搬運很長時間,還要準備各種吊裝的網兜……”陳昭明在天津港看過貨輪的裝卸,那場面簡直就亂到讓人崩潰。
貨輪一旦靠港之後,幾十名裝卸工人就開始忙碌,他們搬運貨船上零碎的東西,並且將大件的貨物堆放到運輸用的網兜內,方便吊車起吊。可這樣做需要大量的時間,港口繁忙的時候,往往這種吊裝解除安裝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夠搞定全部貨物。
現在如果開始使用這種裝置,那麼數以萬噸計的貨物,就能夠利用吊車這類裝置裝卸,比以往用臨時性的網兜更加快捷。這一切雖然需要一定的普及成本,可一旦普及開來,那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無法衡量的。
當然,這種箱體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間。以往的時候,貨物是胡亂堆放在船體內或者列車的車皮內的,因為碼放物資需要時間,所以很多不規整的貨物浪費了很多空間。要問為什麼不仔細堆放,合理安排物資的空間利用率,那就要從裝卸過程說起。
裝卸過程中,物資會從不同的運輸工具上被轉移來轉移去,來來回回幾次折騰之後,誰又能有心情去整齊的碼放這些物品,並且好好的計算空間的利用率呢?退一步說,如果從船舶上卸下了貨物,裝到貨車車廂內的時候因為碼放順序不同,塞不下了,豈不是更熱鬧了?
但是有了這種箱體就不一樣了,很多物資可以認真碼放,節約更多的空間,因為只要認真碼放一次,在運輸過程中是不會再開啟集裝箱的,所以就能更合理的安排空間,也就能運輸更多的貨物。
“太好了!這個創舉能夠讓我們運輸更多的東西,更快的運送到需要這些東西的手中。”陳昭明有了王珏的提醒之後,一拍雙手興奮的說道:“這一回,我們軍方要給整個帝國的運輸業,獻一條妙計了!”
“不忙!不忙!這件事反而要保密,並且壓下來!”王珏卻在一邊玩起了他的謀略,對於他這樣的一個軍人來說,有了這種足以改良整個運輸行業的“新式裝備”,當然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利用起這方面的優勢,來陰那些未來敵人一下子。(未完待續。)
250在生產順序上做手腳
箱子這種事情,一旦開始實施,其他人只要看上一眼,就很容易學到手中。這年代可沒有什麼專利法,即便是有專利法這種保護手段,在這種註定要被所有國家抄襲的發明創造上,也只能給發明者帶來一筆數量可觀的專利費用罷了。
可如果讓所有國家都和大明帝國一起開始建造這種箱子,那這種幾乎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發明創造,不就沒有了它意想不到的效果了?王珏立刻就想到的是,普及這種東西需要時間,而他可以用自己的智謀來為大明帝國爭取到一些寶貴的時間。
原因很簡單,想要使用這種箱子,那就要改造現有的運輸工具,或者要建造新一代的運輸工具,才能最大化的利用起這種箱子的優勢來。畢竟,想要把這種箱子利用起來,列車還有輪船甚至是汽車,都需要重新設計一下!
一切運輸工具,都要按照箱子的尺寸來重新規劃,輪船要設計方便箱子進入和起吊的艙口,內部空間的尺寸也必須最大化的利用起來,箱子的尺寸必須讓輪船儘可能的滿載,這樣才能體現出這種集中運輸的優勢來。
同樣的,火車的車皮也要重新設計,這樣才能最大化利用起火車的運力來。箱子不能太小,不然浪費平板車皮的空間,箱子也不能太大,不然現有的平板車皮就統統無法使用了。
所以,箱子和現有運輸工具的妥協是勢在必得的事情,而未來的運輸工具向這種箱子的尺寸妥協,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了。在這個過程之中,王珏立刻就想到了一個關鍵點:協調!
是的,協調!協調也就意味著需要時間適應,而時間有可能為大明帝國爭取到勝利!這個時候他笑了起來,伸出自己的手指頭,習慣性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一條壞主意就又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
“我們應該給這種‘新式裝置’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了,叫……昭明箱你看好不好?”王珏臉上掛著壞壞的微笑,開口問身邊依舊在暢想著軍事運輸業革命的陳昭明道。
陳昭明下意識的搖了搖頭,否定道:“照明箱?這東西又不是用來照明的,為什麼叫照明箱?照明?聽著這麼耳熟?呃?我不是叫昭明嗎?這可使不得!司令官,拿我的名字去命名,這不是胡鬧嘛!”
“我看就挺好聽的,至少要讓後來人都記住,是誰給他們帶來了這一種好用的裝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