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1/4 頁)
投降他是沒想過的,大明帝國的武官體系內,很少有投降敵人的奇葩。這是百年傳統形成的一種習慣,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
所以大明帝國的將領們戰死的多,投降的少。這種慣例延續到了今天,依舊是劉暉、郭立海等人的選擇。
“用最少的部隊守住灘頭,不斷的消耗敵軍的步兵,爭取在丟失灘頭的過程中,殺傷1萬名錫蘭的登陸士兵!”這就是芮謀國的想法,也是他應對敵人登陸作戰的手段。
按照他的計劃,他的部隊中,只有5000人是要損失在灘頭陣地上的,然後在縱深的靠海陣地上,他打算使用1萬人。
隨後在內陸堡壘和防線上,他就要動用自己的主力,並且將損失的上線,提升到5萬人左右了。
等到這些陣地丟失,他的部隊少於3萬人的時候,他就要放棄大多數島嶼上的防區,在叢林內展開游擊戰,有計劃的襲擊錫蘭軍隊,最大程度的消耗掉敵人的兵力。
“我已經準備好了,甚至連殉國的光榮彈都已經準備好了!那麼,接下來就看你們錫蘭人,有沒有本事來拿我的命了!”芮謀國看著自己面前巨大的呂宋島地形圖,冷笑了一聲嘀咕道。
2月8日,一直在東南半島上指揮作戰的繆晟曄返回了鄭和群島(馬來西亞),準備親自指揮針對呂宋的登陸作戰。(未完待續。。)
484進化
從理論上來講,錫蘭的海軍只是比大明帝國的海軍弱上一線的。畢竟大明帝國是曾經的海上第一強國,數量上還是讓錫蘭難以望其項背的。
錫蘭海軍擁有戰列艦15艘,而這15艘戰列艦全部都是用來正面針對大明帝國的南洋海軍艦隊。而大明帝國在南洋水師有17艘戰列艦。
僅僅在戰列艦數量上比較,大明帝國的海軍艦隊只是比錫蘭略強一線,並不能說是完全處於優勢。
如果依靠戰術,在某一次海戰中以弱勝強,甚至錫蘭海軍還可以完成超越也說不定。
而錫蘭海軍加上遠道而來的8艘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就有23艘的絕對優勢,數量上就要比大明帝國海軍更多了。
再算上錫蘭海軍已經用損失一艘戰列艦的代價,擊沉了一艘大明帝國的海軍戰列艦,這就讓雙方的戰艦比變成了23比16這樣一個狀態。
另外還要加上在印度洋上,吉大港外海戰逃跑,最終投降了錫蘭海軍的大明帝國黑山號戰列艦……
也就是說,大明帝國海軍艦隊現在的局勢非常不利,只能用16艘戰艦,迎戰敵人的24艘戰艦。
當然,因為要防禦漫長的海疆,以及護航等任務,還有維修等問題,雙方都無法把所有的戰列艦都集中起來。
開戰的時候,雙方都無法使用全部兵力進行決戰,這也是為什麼另一個時空中的日德蘭大海戰,雙方的戰列艦艦隊都沒有全員參戰的原因。
2月9日,航速較慢的壯麗號和魯莽號戰列艦,以及聖文森特號還有科林伍德號戰列艦四艘英國戰列艦先行開出港口,向著預定海域集結。
隨後,大力神號,加上獵戶座號以及利物浦號三艘戰列艦也拔錨,加入到了艦隊之中。
英國的巨人號戰列艦因為損傷的問題,在錫蘭的港口內進行簡易的維修,最終沒有能夠加入到這一次海上決戰之中。
千山號戰列艦拼盡全力擊傷了巨人號的作用最終體現了出來,讓聯軍艦隊在最後的決戰之中,少了一艘新式戰列艦參戰!
當天下午,先行在海上游弋的錫蘭戰列艦宋級的岳飛號、楊業號;漢級的衛青號、甘寧號、趙雲號;唐級的李靖號還有秦瓊號以及李績號與英國艦隊匯合。
這個時候,聯軍艦隊在海上待機的戰列艦,主力艦隊已經有15艘戰列艦之多了。
而同時,錫蘭自己的戰列艦遊擊艦隊,漢級戰列艦關羽號、張飛號、霍去病號還有李廣號以及韓訊號五艘戰列艦,加上投降到錫蘭的黑山號戰列艦一起,作為誘餌,也已經開入到呂宋島外圍海域待命。
實際上,誘餌艦隊主要的使命,是負責掩護錫蘭登陸呂宋的作戰部隊作戰的,它們主要是轟擊呂宋島,引誘大明帝國的南洋艦隊前來決戰的。
他們掩護的,是運輸了整整5萬名錫蘭登陸部隊的運輸艦隊,而這支艦隊的身後,還有一支更大的登陸艦隊,運載著另外10萬名錫蘭士兵,待機在不遠的海面上。
如果戰役順利進行,他們就會加入到隨後的登陸呂宋島的作戰行動之中,如果情況有變,他們還可以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