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入侵,戰火蔓延,民不聊生。承敏也是為了還我子民一個太平江山,才出此下策。其行可誅,其心可諒啊!不瞞您說,這幾年來,我私下已將楚家莊財物半數捐給了朝廷。”
上官豪艱難地撥出一口氣,此時,他心亂如麻,一時竟不知該怎樣決定。他這先朝遺孤,自小便為了復國而奔波,網羅了黑白兩道無數英豪,手握十萬精兵,眼看著就要起事,卻忽然成一場空。
“厲將軍怎麼說?”他咽喉乾澀,幾乎發不出聲音。
“老臣數日前飛鴿傳書,昨日厲將軍已經回了話,忘隱山中的十萬將士都聽命於您。”楚剛取出書信,遞了過去。
上官豪微顫著手接過開啟,看完後手指用力捏緊,慢慢揉成了一團,面上漸漸溢位笑意,最後大笑出聲,“好!好一個‘要戰,馬革裹屍;要降,便卸甲歸田’!原來,你們都是不願反、不願戰的!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十多年前,你們又為何要救我?何不讓我死了乾淨!”空曠的大堂內迴盪著他悽然的笑聲。
楚剛噗嗵一聲雙膝跪地,“少主悲天憫人,為了區區一個沈滄浪便親身來到清涼山,試問您又如何忍心讓這些兄弟姊妹為了您一己之私而拋家隕身?老臣為了上官朝數萬忠心耿耿的將士求您,求您傳令部眾,放棄復國之念,盡數歸順朝廷。”謝長春也跟著跪下。
上官豪收了笑,低頭瞧著眼前的兩人,面上微微抽搐。這些上官朝的重臣,十多年來鞠躬盡瘁,盡心輔助自己,如今竟都是一樣心思!罷戰?讓自己去向殺父奪國的仇人屈膝請降?
“沈滄浪呢?讓他來見我。”他聲音艱澀,目光空茫。
不一會兒,殿門微開,沈滄浪被帶了進來。
“您與沈公子談談,屬下先告退。”楚剛說著與謝長春出了大廳,輕輕掩上門。空蕩蕩的廳內只剩了他二人。
上官豪急步上前,握住他的雙手道:“沈兄,你沒事吧?”
沈滄浪苦笑:“我沒事,少主千金之體,怎能為了屬下犯險。”
“沈兄,他們——他們要我歸順朝廷。”沈滄浪是他的侍衛、是軍師、也是醫者,更是伴著他一同為著復國大業奔走至今的摯友。此時,大事已去,眾叛親離,他需要的或許只是他的一點安慰。
“少主,”沈滄浪卻一時沒了話,這復國之事太大,太平盛世,一個決定便會牽涉到數萬人的生死,天下百姓的安寧,他承受不了,他不能有任何建議,全賴上官豪自己決斷,“屬下,但憑您的吩咐。”
上官豪緩緩鬆了手,面色慘白,後退幾步,跌回椅中,頹然道:“便連你也要我降麼?”
沈滄浪屈膝跪下,沉聲道:“家父受先皇大恩,屬下沒齒難忘。少主但有吩咐,沈滄浪赴湯蹈火,萬死不辭!”上官豪但凡說個不字,他自是奮勇向前,決無二話。
上官豪一時只覺萬念俱灰,擺了擺手,無力地閉上眼睛。廳內寂然無聲,只有案上的紅燭輕顫,淌下一滴蠟淚。
又過了一炷香時分,楚剛與謝長春叩門而入,也跪在上官豪身前。過了許久,他微微睜開雙目,環顧四周,看了看三人,緩緩道:“罷了,都起來吧,我答允了。從今日起,這天下再無上官朝的人。你們既是都要這天下太平,我便還你們個太平天下就是!”
楚剛鬆了口氣,重重叩下頭去,“少主捨身為人,老臣敬服!”起身吩咐道,“請明王爺到大殿來吧。”
上官豪冷哼一聲。原來朝廷欽差早已到了,他答允不答允原本也沒什麼兩樣。
第十六章 何謂忠義
楚剛見他面色鐵青已知他心意,低頭道:“老臣既做了這不忠不義之事,愧對先王重託!老臣——”
這時廳門大開,魯乾陪著朝廷欽差走了進來,楚剛忙迎了上去。
沈滄浪見到這人相貌大驚,叫道:“明兄,你——”話沒說完,心裡已全然明白了。這號稱江南鴻儒的明承慶與楚家結交已有三年,自己也對他頗為敬重。卻原來這人竟是承朝皇帝承俊的幼弟明王承慶,他與楚家暗裡早有勾結,自己接任楚家莊總管三年竟無察覺。他心裡暗暗惱恨,恨自己大意不查,以至害了上官豪。
明王爺承慶今日穿了深藍色織錦官袍,顯得威嚴端凝,全沒了平日的儒雅風流之態。他進門之後朝大家微微點頭,來到上官豪面前深深一揖,道:“上官公子為了黎民蒼生,歸順我朝,實乃天下之福。小王承慶敬佩之至。”
上官豪還了一禮,正色道:“明王,我要皇帝承俊答允,大赦天下,永不得加罪於我上官朝舊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