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頁)
得流油,比鹽政和銅政還賺錢,也因此得承擔一定的社會義務。”
“陛下,微臣從天啟六年開始就管著這天下工程,南來北往的,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天下驛站亟需整修和擴寬甚至還要增加。
隨著四輪馬車的出現,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更為方便,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天下的馳道還是適用於兩輪馬車的,尤其是在兩京之間亟需一條連線南北的大道,這樣即可以減輕漕運壓力也可以避免一旦發生堵塞和黃河氾濫就導致漕運中斷而不得不冒險走海路”。
首先出來說話的是工部尚書霍維華。
霍維華的設想其實就是要在京城和留都之間修一條跨南北的國道,現在隨著皇家工程院研製的四輪馬車在朱由校准予後不僅僅用於軍事,從今年開始就向關內百姓們售賣。
之所以是售賣,是因為很多重要的零部件,民間還沒辦法仿製,而皇家工業公司的掌櫃鞏永固這個奸商為了賺錢只出售全套的四輪馬車,不單獨出售一套核心零部件。
而四輪馬車一開放到民間市場就受到了民間的極大歡迎,如工部尚書霍維華所說,在民間的大宗貨物在陸路上的運輸變得方便得多,但狹窄的驛道的確是制約了四輪馬車出現後的經濟飛速發展。
“陛下,微臣做了一筆賬,如果在兩京之間從開一條大道,不但可以分擔漕運壓力,降低漕運的地位,減少漕運這塊地方的貪汙**給大明所帶來的影響,每年可減少朝廷在漕運上的成本約三百萬銀元,同時還能促進南北的貨物買賣,按照現在的漕運規模計算,可增加六百萬銀元的規模。
如果再各處設定路卡,朝廷就可每年增加四百萬銀元的收入,而前期耗費成本不過兩千萬銀元左右,每年維護成本在一百萬銀元成本左右,四五年之內就可獲利。”
霍維華所提出的工程設想不得不讓人承認的確是個很心動的設想,在南北兩京之間修一條大道,就相當於建設一條國道,這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但朱由校沒有立即表態,畢竟這種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支撐,國力如能維持或許可以因此蒸蒸日上,但也有可能被這個拖垮。
畢竟這兩千萬銀元砸下去,要四五年後才能開始賺錢,但誰知道四五年內會發生什麼光景,會不會有大的天災**,是不是會有大的戰爭,猶如當年隋煬帝一般最終落得個亡國的下場。
“朕且問你,如果修這條大道,可解決多少家庭的生計問題,你這個工程可以滿足多少人丁的吸納?”
一個工程能解決多少就業問題是朱由校在賺錢之外更為關心的一個問題,畢竟作為國家資本,開啟一個專案考慮的不僅僅是利潤,有時候還要考慮對社會能起多大的穩定作用。
“大約需要三十萬人,如果再增加,兩千萬就修不了”,霍維華說完,朱由校則一錘定音道:“五十萬人,如果你這個工程在兩千萬銀元的資金前提下滿足五十萬人的工,且能將這條國道修成兩個四輪車道外加兩個雙輪輔道,且工人的工錢不變,你能辦到嗎,如果能,朕就同意你。”
霍維華不假思索的搖了搖頭,對朱由校拱手道:“陛下,兩千萬銀元已經是臣精打細算出的結果,如今你讓臣要同時讓五十萬人修成兩車道的大道,實在是太難,除非你再給臣加一千萬。”
“好你個霍維華,你當真是菜市場賣菜啊,跟朕討價還價!”
朱由校這時候不由得呵斥了霍維華一句,霍維華老臉一紅,既覺得這樣不可能又不願意就此放棄這麼個大工程,畢竟自己從北到南調查了這麼,費了那麼多心血,如果不搞出來,他就覺得自己這個工部尚書沒什麼值得彪炳千秋的事。
於是,霍維華最終還是不由得咬了咬牙道:“若陛下再加五百萬銀元,老臣遵旨便是,就按照陛下您說的辦,如辦不成,陛下砍了老臣便是!”
霍維華心中估算了一下,兩千萬銀元再加上五十萬的人管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再加上五百萬,也算是儘自己最大可能了,或許還能完成。
“你這老不死”,朱由校很想一腳踹開這與自己討價還價的工部尚書霍維華,但想到人家的確也是有為難之處,便答應了霍維華的要求,並問向皇家銀行負責楊壽春:“現在皇家銀行能拿出兩千五百萬嗎?”
“回稟陛下,自從將內帑和國庫收入都計入皇家銀行,並實施文武官員和藩王俸祿以及士兵軍餉存於皇家銀行後,皇家銀行可活動資金倒也增加了不少,但一次性花費兩千五百萬銀元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