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禮法規矩乃國之大事,自然不可輕視,但今日劉宗周所犯之事也並非到了觸逆國禮的地步,上朝會前,朕剛才也看見了,劉宗周也不過是在行進時多喊了幾聲,也算不得什麼,更何況也沒在這朝堂之上,但身為國子監祭酒,國子監監生的表率,即便是在朝會中也得有為人師表的覺悟。”
朱由校說著就讓人喚劉宗周進入朝堂。
“微臣劉宗周參見陛下!”
劉宗周走了進來,朝朱由校行了一禮,並冷冷地瞪了溫體仁一眼。
溫體仁沒有理睬劉宗周,倒是陛下朱由校剛才的話語讓他感到很驚訝,溫體仁沒有想到陛下會如此輕而易舉地揭過此事。
這時候,朱由校也開了口,說道:“劉宗周,你既為國子監祭酒,就應為天下士子之表率,而今日你卻在朝會上大叫大喊,朕不得不罰你,就罰你半年俸祿,貶你為國子監司業,暫代國子監祭酒事,如何?”
劉宗周也只得欣然領罪,對於這事,他是不好辯解的,而且他還不得不向朱由校表示感謝,畢竟按照溫體仁的意思,是要將自己直接罷職的,而自己即將要彈劾進言的這位皇帝陛下朱由校卻寬宥了自己。
因此,劉宗周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自己要上折阻止與韃子和談一事。
而這時,先站出來的是吏部尚書崔呈秀,崔呈秀要奏的卻是增添大學士一事。
在朝堂之上的官員們一見當朝天官將增添內閣大學士的事提了出來,一個個頓時變得心花怒放起來。
這些官員們忙一個個跟著附議此事,看得出來,這滿朝的高階文官們對進入內閣的情結還是很深的。
“此事先擱置不提,下面還是讓禮部左侍郎溫體仁給朕和在場的諸位成功報告一下與韃子和議的效果。”
朱由校此言剛一說出口,頓時整個朝堂就變得異常的安靜。
誰也沒想到陛下居然已經與韃子達成了和議,而他們這些部院大臣卻都還未知道,也許李明睿和錢謙益等天子近臣知道,但在此之前也沒有透露半點風聲。
一些大臣有些惱怒陛下朱由校這種乾坤獨斷的舉動,但誰也沒有說出來,他們可不想同東林黨一樣落得個斬首抄家的下場。
溫體仁這時候應朱由校旨意站了出來,並將他作為正使、楊嗣昌作為副使,趕赴薊州與韃子和談的一切事宜都稟告了出來。
而這時,隨著溫體仁所說的越來越仔細,劉宗周的臉也拉的越來越長。
他沒想到溫體仁會出賣自己,而且居然還擔當了此次和議的正使。
劉宗周現在恨不得生吞了溫體仁,而溫體仁卻是淡然得很,依舊在眉飛色舞的說著此次和議給大明帶來什麼好處等事。
其他也對和談並未太贊成的官員們也把惡毒的眼光投向了溫體仁,在他們看來,劉宗周固然是偏執且難以相處之人,而這溫體仁卻是一可憎甚至可惡的十足小人,到時候始作俑者皇帝朱由校被他們完全給忽略了。
朱由校在聽完溫體仁的彙報後就不由得點了點頭,隻字不提封賞之事,且直接就問道:“對於派駐大臣去韃子處做正使一事,諸位以為讓誰去比較合適?”
溫體仁先站了出來:“陛下,國子監司業劉宗周學富五車,正直無私,最適合出使韃子。”
而這時候,左都御史曹思誠卻站了出來:“陛下,微臣以為既然禮部左侍郎溫體仁能與韃子和議,就能出使韃子,所以派駐韃子之官非溫侍郎莫屬。”
刑部尚書蘇茂貞也站了出來跟著附議要讓溫體仁去韃子所在地當使者。
朱由校看得出來,這些官員都是在給溫體仁顏色瞧呢。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
看著這些大臣們對溫體仁咄咄逼人的架勢,朱由校此時完全沒了要看溫體仁笑話的心情。
朱由校恍惚看出來這些大臣們對於自己與韃子和談的真正想法,也許,真如溫體仁當時出賣劉宗周時所說,本就是鄉紳階級的官僚們並非不明白真正阻礙大明的是什麼原因。
相反,他們一開始就認清了王朝最終會因為他們的貪婪而覆滅,但除了少數的幾個理想主義者,大多數官員覺著大不了再換一個效忠的王朝就是。
只不過是皇帝由姓朱變成另一個姓氏而已。
但要讓他們失去統治庶民的特權地位是萬萬不能的,他們可以會竭力的反對和阻止。
如同當時的東林黨,之所以敢做出弒君的舉動,何嘗不就是因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