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改革推動就已經開始,成本大幅度降低,利潤卻大幅度提高,但在市面上的價格卻也跟著降低,而也正因為此,便有了更多的百姓能購買起布料。
這就是一個國家生產力發達後帶來的好處,不過這樣一來,也帶來更多的剩餘勞動力。
許多的傳統織造作坊因此而破產,大量的織工面臨這失業的問題,許多本來沒有土地還可以活下來的工人因此又要面臨生存的危機。
在不知不覺間,整個大明的危機就不僅僅是隻有農民無地可種的問題還有大量市民無工可作的問題。
當然,現在的皇家織造局同皇家玻璃廠一樣所帶來的利總體上還是大於弊的,畢竟每個月數百萬兩銀子的進賬對於曾經貧窮的大明皇帝朱由校而言,總算是能夠好好的幹幾件花錢的事了。
朱由校也意識到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會導致勞動力成本減少並使得大量無地平民更加難以生存的問題。
因而,在成立皇家工業公司的玻璃銀鏡廠和皇家織造局後,他又將工部的營繕司改組成立了皇家工程局。
而皇家工程局則直接由剛剛回京的工部尚書霍維華負責,霍維華在天啟七年到天啟八年間幾乎一直在外負責各處的水利的疏浚工程,因而對於組織民工和籌劃基礎建設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在朱由校給霍維華講解了何為皇家工程局且和以前的營繕司有何不同後,霍維華倒也明白了其間的含義。
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就是要讓皇家工程局負責整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即繼續擴大對整個大明的基礎改建工作,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把賺到的多餘的錢都花出去,花出去的方式自然是透過基礎建設發放到付出勞動的百姓們手中,另一方面自然是解決越來越多的無地農民的生存問題。
在國家的主導下,被大鄉紳們囤積在民間的財富開始流通了起來,並真正使得大明開始真正獲得了經濟發展後的好處。
而且,這些好處並不僅僅是體現在軍事和科技方面,也不只是讓官員們明面上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在民生方面也讓老百姓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了許多好處。
僅以京城為例,順天府在每條京城主幹道上每隔段距離就修建了由琉璃瓦和水墨磚砌成的看上去與普通民居無異的公共衛生間,且五城兵馬司還專門組織了無業百姓們去負責清掃大街和這些被現在大明百姓叫做“方便府”的公共衛生間,使得整個京城的衛生狀況得到大為改善。
當然,京城衛生狀況能改善在於這些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提高以外,還跟兵馬司的人加大了對隨地吐痰和隨地大小便的處罰力度。
同時整個京城的排水系統也被從新大修了一番,使得整個京城的街道環境進一步得到了改善,即便是下雨天,整個京城也沒再出現積水影響人們出行的情況。
這些自然也開始在其他城市得到推廣,首先是京畿的幾座大城,如通州、保定等地。
甚至,最遠到了濟南,也開始進行了城市系統改造。
而這一切自然也為後來的抗擊席捲整個華北的瘟疫打下好的基礎。
同時,因為公共服務體系的出現,而增加了就業崗位,許多百姓的生存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但也因此,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往京城等大都市擠。
據順天府報告,光是在天啟八年夏季季度,整個京城就增加了百姓十多萬人,而且與往年不同的人,其中有很多不是因為逃荒,甚至還有賣地而來的,他們來這裡只是為了打份工。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
皇家軍事學堂也已正式結束第一期的招生工作,且已順利實現第一期總共錄取一百二十名軍官生的目標。
名額不多,但能入選的無論是文化還是身體素質以及個人修養都算得上優秀,甚至有一大半是有實戰經驗的學員。
朱由校出席了開學典禮,並做了公開演講,現在的他已經熟稔瞭如何透過演講去打動人心,並進而將自己的理念灌輸到這些有志為大明振興而努力的青年人身上。
進入皇家軍事學堂的多為剛剛弱冠或者不到三十年紀的青年,這個年齡段的人本就屬於敢為理想衝動的年紀,而朱由校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和自己的理想一致,並衝動地為此拋灑熱血。
徐佛此時已經換上綠呢軍裝,簡約卻又實用的軍裝將身材襯托的筆直,傲然挺立的胸膛在更具魅力之餘也平添了幾分颯爽英姿。
整個第一期軍官生中,她算得上是唯一的一個女性學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