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 頁)
心底裡也有些羨慕現在的利瑪竇和湯若望這類已經可以享受這麼大規模的實驗場地和實驗助手的院士們,他不認為自己會比這幾個傳教士差。
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
伽利略入職皇家科學院不過是大明天啟十二年的一件不甚惹人注目的小事。
在不遠的將來,或許會有更多來自於西洋和東洋的科學巨匠來到大明,為大明的科技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甚至也不僅僅是科學巨匠,京師大學堂還會招收來自其他各國的留學生,甚至對於進修中國歷史和文化不僅僅是儒家學說的留學生,朝廷也會給予豐厚的獎學金。
單純的靠刀槍很難全方位的實現大明的利益最大化,畢竟拳頭只能打一個人,而文化輸出卻能讓大明的影響力逐漸擴大,進而取得靠刀槍帶來的同化效果。
海洋貿易的機構和制度基本完全建立,或許在不久的半年之後,大明的國庫收入就將增加數倍。
再加上馬士英已經被調任為湖廣巡撫,袁可立做了河南巡撫,孫承宗現在去了遼東,也就是說,現在改革的試點區域已經延伸到大明中部和關外,可以想象得到,在不遠的將來,田賦所佔的稅收比例將會更低。
在得罪了幾乎所有計程車紳階層的朱由校為了團結庶民,並獲得庶民的支援,甚至早在年初就再一次調低了賦稅,甚至明確釋出聖旨於《大明日報》,即單戶田畝少於五畝者不會再徵收田稅,並命各府州縣將此訊息公之於民。
這道惠民旨意也被稱作“盛世減賦,五畝不徵”,且正式記錄入朱由校的實錄中,成為朱由校標榜自己是一代明君的一個重要的政績表現。
對於這種惠民政策,官員們倒不會反對,因為這並不涉及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樂得跟著奉承皇帝陛下朱由校。
而老百姓對此自然也是萬分感激的,特別是在這種土地兼併很嚴重的晚明社會里,無地百姓和只佔有少量土地的貧農還是挺多的,雖然朱由校免了他們的徭役以及各種加派的響銀,但依舊承擔賦稅,生活壓力依舊大。
如今朱由校直接免徵田地佔有量五畝以下的賦稅,對於這種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最底層百姓而言無疑給他們進一步減輕了負擔。
要知道,不是所有地區都是城鎮化高度發達的,很多無地百姓和貧農還不能完全像江南一帶的百姓們一樣離開了土地照樣生存。
另外,其實這個對大明的國庫收入倒也影響不大,因為對於能承擔賦稅的自耕農而言,其田畝數量肯定不低於五畝,畢竟現在可沒有雜交水稻,家裡沒個十幾畝地,是沒法活的。
地方官員倒也並不是牴觸這種政策,因為在這種土地擁有量五畝以下的家庭其實也沒有什麼油水可榨,逼急了,人家沒法活時反而會革命。
所以,顯而易見的是,朱由校這道旨意一出,日後大明所謂的刁民也就少了些。
當然,朱由校還特地畫了一張餅,在天啟十二年的新年,他就在各大官方報刊上提出自己的政治藍圖,即在今年讓田畝少的百姓不再繳納賦稅,在三年之後實現單丁田畝擁有量少於一定標準就不再徵收賦稅,在不遠的將來甚至會直接永久減免田賦。
而如今朱由校已經實現了第一個承諾,百姓們感恩戴德之餘也就不由得開始期待著陛下後續的承諾會兌現,甚至有的已經開始幻想日後若是真的連田賦也不徵收了,那自己的小日子將會是何等的愜意。
朱由校的這張畫餅也不僅僅是拉攏貧農階層的心,對於中層自耕農和中下層地主而言,也讓他們對朝廷的態度有了絲改觀和盼望,因為誰都知道,田賦一旦減免,也是很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不過對於縉紳階層而言,這個畫餅的誘惑並不大,因為他們取得功名後最大的特權本就是不用繳稅,也因此才能有大量自耕農投獻,自己才得以一夜暴富,併成為寄生蟲,但現在陛下是要把自己這個階層的特權變成大明所有子民的權利,這下他們就沒有特權待遇了,也就沒辦法再讓別人來投獻做自己的奴才。
這就等於變相把全天下的縉紳的不納糧特權給徹底剝奪。
但代表縉紳階層的文官可不敢對朱由校許下的這個諾言指手畫腳,一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對,陛下要在將來免天下百姓的稅這正符合儒家輕徭薄賦的政治理念,你無法反駁;再則就是,文官們要反對朱由校免除全天下百姓的田畝賦稅就只能找個現在國庫收入緊張,沒了田畝賦稅沒法活的理由。
不過,國庫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充盈,尤其是今年海貿一開,再加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